工作动态
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甘孜州磨西镇举行
5月6日至9日,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贡嘎山站”)学术委员会会议在甘孜州磨西镇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发虎院士,副主任于贵瑞院士、丁永建研究员,委员周国逸研究员、刘国华研究员、杨元合研究员、沈泽昊教授、程根伟研究员、王根绪研究员、吴艳宏研究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副局长苏奋振,成都山地所所长康世昌,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蒋维宏、总工程师蒋勇到会指导。咨询专家孙晓敏研究员、汪亚峰研究员应邀出席指导。会议由陈发虎院士主持。 会议聚焦新阶段下贡嘎山站的发展与使命,听取了贡嘎山站站长常瑞英研究员对台站定位与研究方向、观测体系构建、科研进展、项目成果、人才培养、震后恢复重建、示范与社会服务、未来观测研究规划等十个方面的详细汇报。赵伟研究员、王文志研究员、邴海健青年研究员围绕“西南山地地表水热过程遥感监测及其地面监测平台构建”“贡嘎山垂直植被带响应气候变化研究”“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机制”作了专题汇报。 学术委员会对贡嘎山站近年工作进展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学术指导,并针对贡嘎山站的定位和未来研究方向、科学问题的凝练、学科方向的发展、观测与研究的关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于贵瑞院士希望,将研究区域从贡嘎山扩展到横断山和青藏高原,突出科学目标和国家需求引导的监测,并加强与森林生理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陈发虎院士在会议总结时强调,要从加强贡嘎山站的区域性、学科前沿性、支撑当地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国家站的观测和研究引领作用。 苏奋振在指导讲话中强调了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未来的观测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着力加强针对高时空异质性的模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康世昌代表研究所感谢与会专家的科学指导,并希望台站充分吸纳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继续凝练科学问题,不断完善观测研究体系,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同步推动台站自身建设与学科发展。 会后,贡嘎山站还与四川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署了加强科研观测研究的协议。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贡嘎山站中心园区恢复重建情况,并分别到高山园区、观测样地、雅家梗野外观测平台进行现场指导。 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业务指导专家,成都山地所科技处、条件保障处有关负责人和台站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考察中心园区恢复重建情况 考察高山园区及观测试验场 指导雅家梗野外观测平台建设 与贡嘎山保护区管理局签署协议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