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一
提升“中国油”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研究
苏春江,1958年4月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8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山区发展研究室主任、创新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先后完成重大科研任务20余项。他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与示范龙头企业等单位经过数年的联合攻关,攻破“攀西特色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与示范”中的多项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成功提炼出优质大马士革Ⅲ玫瑰油,获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和国际著名营销商的双重认可,并被命名为“中国油”。应用示范龙头企业与数家全球知名香料巨头签订了出口玫瑰油的10年包销合同,攀西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玫瑰油出口基地,填补了我国玫瑰油工业的空白。在集成国家攻关项目成果基础上,与龙头企业共同申报的出口玫瑰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全部完成后,所产玫瑰油可占国际市场50%的份额。两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连续实施,使该所成功实现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重大课题的可持续研究,也在实践中探索出创新成果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子。
玫瑰油是生产高级香水必需的重要原料,也是生产高档食品和药品的重要辅料,被称为“液体黄金”。随着人们对高生活质量和安全的渴望及回归自然的迫切要求,国际市场对天然玫瑰油的需求日益增大,主流香型玫瑰油每年需求量约13T,年增长率在10%以上,而实际年供应量仅3T左右。这种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玫瑰油价格的大幅度攀升,目前,每公斤市场价格已达近万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保加利亚,近年来的玫瑰油产量急剧下降,2004年仅为1T,法国、土耳其等国的总产量也只有1.5T左右。多个国家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玫瑰种植成本不断上升,也使玫瑰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迫使国际市场营销商将玫瑰油生产的目标转向政治经济稳定的中国。苏春江敏锐地意识到,提高我国的玫瑰油质量已势在必行,优质国产玫瑰油打进国际市场的机会来了。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天然食用香料及天然香料产品倍受人们的青睐,玫瑰油在国内同样有着广阔的市场。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成都山地所联合有关单位,于2001年申报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与示范”获得批准,同时分列“大马士革Ⅲ玫瑰油引种、高效繁苗技术及玫瑰油产业化开发”等子课题,苏春江等专家从此走上了提高我国玫瑰油产量和质量的攻关之路。
破解多项技术难题
寻找突破口 我国目前的玫瑰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品种杂乱且老化,产量低且不稳,设备简陋且工艺落后,尤其是玫瑰油的主要香气成分大大低于国外标准,致使产品在低水平的生产中徘徊不前。在原有基础上的小改小革已不能应对形势发展的需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玫瑰产业的腾飞也并非易事。
以苏春江为首席科学家的创新团队是一批富有朝气的年青人,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对改变我国玫瑰产业的落后面貌充满信心,而且是高起点的主动出击和独辟蹊径。他们认为,打破我国玫瑰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找准突破口,突破口的关键在于玫瑰品种。根据这个思路,他们从国内外引进了5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了艰苦的引种驯化、选育和生态适宜性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攀西充足的热量和水量、很小的年较差、很大的日较差、明显的立体气候条件下,引进的大马士革Ⅲ适应性好,抗病性和抗湿性强,产量高,花期长,品质好,综合性状超过原产地,因而被锁定为最优品种。课题组又从3万株中优选了1500株优良母株,成功实现了大马士革Ⅲ种苗的国产化,也丰富了我国玫瑰种质资源。
独创高效繁苗技术 选定品种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要及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为此,课题组对玫瑰的扦描基质、杆穗、试剂、砧木、嫁接时期与方式进行了技术攻关,特别是项目组提供的高温促苗技术,解决了扦插中生根难和易烂根等关键问题,最终研究成功了一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效繁苗技术,其中扦插成活率达91.5%,比保加利亚的39.8%、荷兰的40.2%等国扦插技术高出1倍多。截止2005年底,已种植大马士革Ⅲ玫瑰5300亩(1亩=666.6m2),苗木超过了310万株。
引进设备的改造与创新 攻克高效繁苗技术,已使规模化种植玫瑰成为可能,而满足企业对质量高、数量大的原料需求,则有赖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经过数年多点试验,课题组在大马士革Ⅲ种植基地上实现了一年成型、二年试花并亩产鲜花261kg,三年亩产423kg、四年亩产928kg的高产目标,比保加利亚、土耳其的玫瑰产量提高1~2倍,而且鲜花质量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加工的玫瑰油符合出口标准。高产的秘诀在于大马士革Ⅲ玫瑰反季节定植、人工强制休眠、花期调控、高效平衡施肥、修枝控梢,以及生态控草控虫等高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与应用。
独创玫瑰油提炼新工艺 盛产期年产1.8万t玫瑰鲜花,对加工设备及工艺将产生巨大压力。为使玫瑰油提炼达到更高的水平,课题组对引进法国最先进的玫瑰油蒸馏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在玫瑰油提炼过程中花与水混物重量比例确定、蒸馏釜内压力和温度调控、油品收集与剩余油水混合物循环使用等技术和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出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新路子,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显示出科技创新的巨大威力。两年的中试结果表明,新型的玫瑰油蒸馏装置与法国加工设备相比,每釜处理能力由300~360kg提高到500kg,每釜处理时间由2~2.5 h缩短至1.5h左右,使得油率由 0.18‰~0.25‰提高到0.35‰~0.5‰,每公斤加工成本仅为国外的35%左右。玫瑰油提炼新设备、新工艺流程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得到受理。
一项项技术难题的破解,一项项创新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玫瑰产业发展储备了巨大的能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大的研究回报已是指日可待。
“中国油”进军国际市场
独特的创新成果,使攀西玫瑰的长势和产量大大超过国内外专家的预测,也赋予玫瑰油以独特的品质。2004年首批玫瑰样品油提炼成功后,很快获得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和国际营销商的双重认可,并被命名为“中国油”。“中国油”是独立于保加利亚油和土耳其油,具有特殊开发价值的优质油品,将用于开发新的、更高档的香水和化妆品。
2004年5月,出口玫瑰油发布会在西昌市西乡乡隆重举行,闻讯赶来的当地农民把整个会场挤得满满当当。法国、荷兰、日本等著名香料公司在会上当即与项目依托龙头企业签订了长达10年的玫瑰油出口购销合同。此举意味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玫瑰产业有了高起点的腾飞,我国的玫瑰油有了质的飞跃,在极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攀西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这不逊于以往在此的任何一次卫星发射,当地一位官员兴奋而自豪地如是说。
追求更高目标
三年的科技攻关在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已生产玫瑰精油200kg,产值达1200万元;种植玫瑰受益的农户人均增收500多元。
初战告捷,苏春江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沉浸在过多的喜悦之中,而是激励他们瞄准新的奋斗目标:将大马士革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可持续研究,以解决玫瑰后续产业化中诸如优良性状保持、高效节能等难题;进一步培育国内外享有声誉的名牌产品,提升我国玫瑰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两个“提升”,体现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著探索与追求。
为实现两个“提升”,成都山地所联合项目龙头企业于2005年5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申报西部项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出口玫瑰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这是一项以国家科技攻关中的多项创新性成果为技术支撑,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前景、有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并能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为贫困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作提供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经过激烈地竞争,该项目最终脱颖而出,2005年度获得国家发改委资助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也实现了成都山地所重大产业化项目的首次突破。
经过3年的努力,该项目将建成1.5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年产玫瑰油2.4T,玫瑰油产值高达1.5亿元,年利润总额超过8000万元,净利润达5500万元;年产2.4T玫瑰油,按照目前世界的生产水平,将占国际市场50%左右的份额,从而彻底打破玫瑰油主产国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在填补国内规模化油用玫瑰生产加工空白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玫瑰油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由于产品全部外销,每年可为国家直接创汇1900万美元。
情系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的脱贫致富
攀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该区的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刀耕火种式的手工劳作使他们始终在贫困中挣扎。2004年凉山州农民人均年收入仅约为全国的1/2。该区数次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高潮,都未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项目实施的目标是通过玫瑰等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成为推动攀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协调发展的“润滑剂”,当地人民安居乐业的“稳定剂”。其中,把带动少数民族同胞增收致富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项目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落后、贫困人口面积大、少数民族为主的中山区,而该区也是可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特殊的、极具市场竞争力、全球最大的优质玫瑰产区。在运作过程中,为避免公司赚钱、农民不受益的状况,项目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行之有效地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企业向农民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与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玫瑰花合同,避免倒卖种苗、变相压价等伤农、坑农事件的发生,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达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目标。
项目中的1.5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将涉及8个乡镇、90个自然村,覆盖农户1.5万户以上,约6万人。种植玫瑰的农户每亩可增加收入2000元,人均增收可达500元以上。
该项目的玫瑰油加工采用无化学试剂和生物试剂的水蒸馏工艺,无污染环境之忧;提取玫瑰油产生的废渣可用于开发精品养殖饲料;1.5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将形成鲜艳夺目、芳香迷人、蔚为壮观的花海世界,为发展旅游业开辟了新路。此外,这项大规模玫瑰油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促进该区及周边食品加工、包装运输、服务等行业的活跃与繁荣,为更多的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共谋发展 实现双赢
成都山地所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试验示范,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依托当地企业付诸实施,而当地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其发展壮大,需要成都山地所的科研成果作技术保障,两者有效地对接与碰撞,已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更绚丽多彩的火花和巨大的能量,共建公司,成为维系双方利益和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都山地所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地方企业共建了股份制公司,携手为发展我国的玫瑰产业奋力拼博。
为把攀西玫瑰产业做大做强,双方已制定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战略,并得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首的“万亩玫瑰园”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完成国家发改委项目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玫瑰种植基地6万亩,涉及农户近4万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生产优质玫瑰油10T,利润3.3亿元,项目达到规划目标后,攀西玫瑰油将占国际市场份额的70%~80%。这对于欠发达的攀西地区、特别是凉山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撰稿人 / 秦保芳 <返回>
创新案例二
脚踏实地的实践-理论-再实践
——九寨沟泥石流治理研究十八年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三代科学家在接力棒式地圆满完成治理九寨沟14条灾害性泥石流沟任务的同时,注重泥石流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研究,在理论突破基础上研发的减灾新技术和新模式,有效保护了该沟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科学研究价值,保存了景观资源的完整性,使景观的美学价值得到保值和增值。在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升的同时,研究成果为该沟申报并荣获我国惟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这三项国际品牌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做出了重要贡献。泥石流的综合治理,还有效保障了旅游交通、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树立了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力地促进九寨沟及其周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防灾和生态四大效益甚为明显。18年如一日不懈努力取得的创新成果,已成为九寨沟监测、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并荣获四川省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九寨沟是嘉陵江上游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五彩缤纷的海子、奔泻隆鸣的瀑布、幽静深邃的峡谷、苍翠郁葱的森林、独具特色的藏族风情,以及众多珍稀动植物,共同组成了旷世绝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国内外。但是,该沟地质构造复杂,各种地貌营力交错复合,以泥石流、滑坡、崩塌、岩崩倒石堆为主的山地灾害相当发育并不断发展,对九寨沟风景区的开发利用和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与破坏。
协同作战18年
在研究分析九寨沟环境背景及山地灾害的成因、类型、规模、危害及发展趋势基础上,1984年由唐邦兴研究员带队再次考察后认为,该沟山地灾害复合交叉,相比之下,遍布大小支沟的33条泥石流沟破坏性更大,重点综合治理其中的灾害性泥石流沟应成为改善和提升九寨沟生态环境质量的突破口。四川省政府十分重视并肯定了这一科学判断,1985年3月批准立项的泥石流防治规划,使成都山地所拉开了九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的序幕。这一治,就是18个年头。18年来,分四期治理了14条灾害性泥石流,共修筑52座拦挡坝工程,近700米的排导停淤等工程,并进行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效益的长期跟踪观测;18年来,他们坚持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考察、观测,获得了一批填补该沟科研空白的原创性资料;他们以负责的科学精神一竿子插到底,艰苦的野外考察、精心的工程方案设计、热情的施工指导和负责的施工监督,保证了各项治理工程的质量;18年来,科技人员有数不清的露宿风餐,也不知在山上摔过多少次跟斗,流过多少汗。然而,当他们看到九寨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时的喜悦心情则溢于言表。由多专业组成的这个研究群体,如果只是一盘散沙式的单打独斗而没有相互支持、彼此配合的团队精神,就不会坚持协同作战18年,也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实际需求催生学科突破
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为九寨沟泥石流治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技术上有所创新,才能提高该沟泥石流防治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泥石流形成机理是泥石流防治中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变灾后被动治灾为灾前主动防治中的关键性难题。唐邦兴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当时从师于关君蔚院士的崔鹏博士经过潜心钻研,并以树正沟为模拟原型,现场实验100多次,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泥石流起动理论。在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取得突破基础上,又研发出“单沟泥石流启动的控制方法”的减灾新技术,成功应用于树正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泥石流灾害防治中,并于200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结合九寨沟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天然恢复能力和减灾生态屏障作用,在国际上率先总结并提出风景名胜区泥石流防治原则和技术实现途径,注重治理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以较小的工程治理较大的灾害,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实际需求是原创性创新的原动力,而这种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前沿、取得创新性成果后又指导生产实践的基础理论研究,既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九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科研创新方法的一个典型实例。
勤奋耕耘的回报
如何评价从事地学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所科研成果的价值,目前尚无评判标准。九寨沟泥石流治理的实践从一个侧面看出,这类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和防灾效益方面,而经济效益可用实时价值评估原则进行分析。
九寨沟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效果,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显示:有效保护了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完整性,使景观的美学价值得到增值,大幅度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研究成果成为该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文本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创立的治灾工程外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新模式,在申报过程中得到国际评审专家的高度赞赏,成为评审中的亮点;保障旅游业安全健康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可喜变化:1998~2002年5年的直接门票收入是1985~1997年13年的8.8倍,而泥石流治理费与门票收入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325;为沟内居民创造了非农就业机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的人均年收入是1984年的37倍;解除农牧民对耕地的依赖后,间接创造了6000亩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沟口建起200多家宾馆饭店,吸纳万余人到该沟就业,同时牵动九寨沟环形旅游沿线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其边缘效应十分明显。
院地合作续写新篇章
九寨沟脆弱的生态环境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14条灾害性泥石流沟的成功治理使地方看到了成都山地所的科研实力与水平,放心地让该所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成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老一代科学家为改善九寨沟生态环境质量作了扎实的铺垫,青年科学家不间断地继续着新的研究项目。崔鹏研究员的在读博士生陈晓清制定的上季节海滑坡治理工程方案即将开始实施,其他科研人员承担的景区泥石流与浑水防治工段与工程规划设计,九环旅游沿线泥石流、滑坡及边坡治理等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双方达成共建景观生态研究站的协议,携手从事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动态等多要素的长期观测与研究。九寨沟泥石流研究的实践说明,院地合作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踏踏实实为地方做实事是取得对方信赖的重要保证,生产实际需求是提出学科前沿问题取得创新成果的原动力,解决地方实际需求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维系院地持续合作的重要基础和纽带。
(成都山地所 秦保芳) <返回>
创新案例三
联合攻关,建三峡高效生态农业样板
陈治谏1962年9月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1988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工程水文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山区发展研究室主任、中科院万县三峡生态环境实验站站长、科技部科技CEO官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山地环境、系统生态与区域开发方面的研究。1990年以来,作为课题负责人,相继完成有关三峡地区生态与环境方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基金委、中科院重大和特别支持、国际合作等项目18项,其中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4项,国内先进水平的3项。已出版专著2部,合著4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获院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此外,还获得青年科技精英奖、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
2001年,由陈治谏博士任首席科学家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引起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当代党员》、《半月谈》杂志,以及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多家网站等媒体,相继报道了该项目的实施和科技CEO情况,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三峡库区的农业生产落后、农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激化,以及移民环境容量严重不足等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和国家战略实施并有巨大影响的问题同样引人瞩目。已有的研究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生态农业建设、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水土流失防治与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缺乏完整、配套、适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世界上也无解决上述类似问题的成熟案例,迫切需要以试验示范样板来推动该研究的深入开展。
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示范为主线,把试验示范区建成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和生态重建新技术研究、开发、引进、组装、集成应用与推广辐射基地、新成果示范和转化基地、技术培训与服务基地,而且将不同农业类型的生态链组成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能量转换和经济效益的优化,以不同类型、模式实现的产业化途径作为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是一项应对国家需求与地方需求的重大研究课题,单靠某个研究所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为此,陈治谏策划出一个集成院内外优势学科与技术捆绑性的科技项目,得到重庆市、中科院和国家科技部三个层面的大力支持,并成功完成了强强联合的三步曲。
作为第一步,陈博士会同研究所、重庆市科委等有关领导于2000年10月到开县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现场调研和座谈,三方对试验示范内容和资金匹配达成初步协议;11月,在重庆市第二届高交会上,研究所与开县人民政府签署了联合共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基地的协议;12月,与重庆市科委签订了重庆市科技项目(中科院孵化基金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工程的试验与示范研究”合同,同时签订了与开县科委和竹溪镇政府合作实施该项目的协议。
2001年2月,组织中科院系统长期在三峡从事研究的成都生物所、水生生物所、武汉植物所、南京土壤所科技人员到开县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了试验示范重点,对研究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6月初,院资环局对陈博士主持并联合院内外7个单位上报的院知识创新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研究”进行论证,很快得到批准。7月,院资环局和重庆市科委签署了联合共建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基地协议,从而顺利地迈出了第二步。
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包容更多的科技力量,是需要迈出的第三步。在当时挂职于重庆市生态建设与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博士的努力下,重庆市科委于2001年6月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工程的研究与示范”项目上报国家科技部,成功立项后,在网上发布了项目招标公告。8月初,在科技部主持的招标会上,陈博士与合作单位的投标书一举夺标。会后,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计划司、重庆市科委建议吸收未中标的单位也参与本项目的实施。陈博士看中了直属教育部并已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有5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拥有2亿多元资产而成为三峡库区农业成果转化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重庆市三峡牧业集团公司。为把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重建的文章做大,做好,同时体现优势互补,遂与这三个单位实现强强联合,并将上述两个项目整合为“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工程的研究与示范”。重新组合的这个研究项目,既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院地合作项目,又是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重点科技项目和重庆市科委重点科技项目,参加的科技人员100余人,总经费达1000万元,技术推广和产业化所需的1600万元,由科技企业和有关研究单位自筹解决。至此,陈博士等集成院内外优势科研技术力量协同攻关,集中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的设想变为现实。
2002年底,在科技部等部门实施的“三峡科技行动计划”中,该项目首席科学家陈治谏研究员成为中科院首位“三峡科技行”的CEO官员,同时任开县科技副县长。他主持的上述整合研究项目也被科技部确定为重大项目之一,并得到100万元的经费支持。此举为研究项目的实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地多个从事农业研究的科研院所参与竞争的情况下,陈博士领导的科技团队为什么会脱颖而出,主持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项目呢?主要靠的是三大优势:一靠集成中科院系统优势科技力量长期在三峡工作的基础,有一支勇于创新的科技团队和丰富的科学积累。陈博士将万县野外生态站长期观测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示范区,大大提高了示范区的科技含量,成为有别于其它示范区的显著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成都山地所一直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研究作为主战场之一,联合院内外单位相继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并数次获奖,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深刻地认识。不同优势学科的交叉与长期合作,既形成了稳定的科技队伍,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二靠有一定知识产权且针对性强、信誉度高的实用技术作支撑。根据三峡库区的立地条件,参加单位有针对性的推出聚土垄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等多项有一定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项目和核心技术,为提高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质量提供了技术保证;三靠农业技术的集成与试验创新。以农林复合经营技术为核心,集成篱间优质经济作物等技术和其他微工程措施,独创了25°以上陡坡地植物篱模式,具有多种显著功效和生产应用价值。
该项目旨在以解决三峡库区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为己任,脚踏实地为地方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三峡项目试验区的退耕还林、劣质果品改良、名优新品种的种植试验等都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让当地干部群众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其中,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陈博士带领科技人员坚持在乡村第一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开展的一系列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深受欢迎,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当地村民乐呵呵地说,在我们小山村,几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大专家,更没见过专家手把手地给我们传授农业技术。与此同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实施的工作纳入县政府对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年度工作政绩考核。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既扩大了项目在当地的影响,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截止2003年底,该项目已初步建起规模和技术上有展示意义、效益得到体现的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与原计划相比,超额200%建立起3000亩生态农业核心试验示范区;建立了多种粮经果复合垄作、特种水产养殖、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和营造模式;实现每亩翠冠梨经济效益2000元,优质西瓜1500元,薯蓣1000元(传统种植300~500元);超额300%完成扶植种养专业户40户;创建的“个体+科技”生态农业示范模式,以及以该所为技术支撑的“公司+科技+政府”和“政府+个体+科技”模式正在逐步推广;一些农户承包的果园已果实累累,脱贫在即,部分农民已在业主承包的土地上拿工资干活,生活水平也由此不断提高。
预计项目全部结束后,除构建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产业链,以及生态农业园区和移民生态村建设模式外,还将建立2万亩成果辐射区、1万亩黄山药生产基地和1个加工企业,1万亩良种果园,1~3个养殖场,并实现农药残留生物降解菌剂、植物生理抗旱菌剂、新型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等。在突破关键科学技术基础上,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将迅速向整个三峡地区推广和辐射,对该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三峡地区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秦保芳 撰稿)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