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山地生态遥感综合观测试验站
王朗山地生态遥感综合观测试验站
站 长:李爱农 研究员 电 话:028-85224131 台站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台站概况 王朗山地生态遥感综合观测试验站(简称王朗站)于201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内主要关注山地遥感基础理论与应用问题的野外综合观测台站,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建。站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2°58'N,104°06'E),距离成都约380公里。王朗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的交错区,保存了非常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特征(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草地-荒漠),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多样性和代表性名扬中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王朗保护区还位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800mm等降水量线),自身也是一个相对封闭和完整的集水区(隶属涪江流域),有利于开展水文观测及物质平衡等研究。然而,王朗保护区处于多个断裂带的交汇区,历史上及近年来周边区域曾多次发生地震并诱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给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潜在影响,亟需开展大空间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山地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王朗站独特的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和气候特征,加之其面临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山地灾害等问题,成为山地遥感野外观测与研究的理想试验基地。 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在王朗保护区的研究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财政部修购专项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王朗站进入快速建设与发展阶段。目前已建成代表不同植被类型(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和海拔高度的永久观测样地3个,建设遥感观测高塔3套,安装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光合有效辐射测量仪、四分量表、土壤热通量/温湿度观测矩阵、冠层红外温度、气象等观测设备20余套。2018年6月,王朗站纳入中科院遥感试验与地面观测网络。2019年3月,王朗站成为中科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的13个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之一,并取得相关研究区域的无人机飞行空域。
王朗站地理位置
王朗站驻地无人机影像
王朗站观测样地
二、定位与目标 面向国土资源调查、山地典型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山地灾害应急调查与植被恢复监测、山地定量遥感理论瓶颈问题突破等研究对山地地表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王朗站的定位与目标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地立体化综合观测与试验平台,提高山地复杂环境下多源、多尺度、多平台地表观测数据的获取能力,促进山地定量遥感研究及其与山地生态、山地灾害等研究的深度融合,丰富山地科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内涵,支撑山地科学事业发展,最终建设成为集复杂地形区遥感机理研究试验、无人机组网观测与综合应用、山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遥感产品验证、灾后植被恢复迹地监测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和科研基地。
王朗站天-空-地立体观测试验示意
三、研究领域 针对山地地表参量遥感反演与验证、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山地灾害应急监测与灾后植被恢复迹地监测、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宏观机制等具体科学问题,王朗站以天-空-地综合观测试验为基础,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山地典型生态参量多尺度综合观测的不确定性与遥感像元尺度真值获取方案; (2)山地辐射传输模型地形改正、时空尺度扩展建模与观测验证; (3)长时序山地生态参量遥感反演建模与多源数据同化算法改进及遥感产品真实性验证; (4)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动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与评估; (5)山地复杂条件下无人机组网观测技术,突发山地灾害无人机空间应急与评估,灾后植被恢复迹地监测研究; (6)西南山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物质循环与平衡、山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研究。
王朗站观测设施
四、工作与生活设施 王朗站拥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设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科研人员需求。工作设施方面,王朗站现有超过1000m2的科研用房,配备有多功能会议室、办公室、数据汇交与分析中心、仪器室等。生活设施方面,王朗站开设有食堂,配备专职厨师,拥有住宿床位近百张(配备有大容量电热水器)。
办公与生活条件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