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张文敬:科普就是用文学写科学

时间:2018-04-10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文敬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本报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专访,为读者揭开其获奖路上的心路历程。

  记者对张文敬老师的采访在他位于中科院成都分院宿舍略显陈旧的小书房里,张文敬给这个小书房取名“五极居”。作为去过地球四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家,张文敬把这里看作“第五极”,他的很多科普作品都在此完成。

  作为科学家,张文敬先后参加过我国多项重大科学考察,足迹遍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他先后到南极4次、北极3次、青藏高原上百次、雅鲁藏布大峡谷几十次。上世纪80年代,他参与了我国首次中日天山博格达峰冰川日联合科学考察;参加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地区叶尔羌河上原的冰川洪水科学考察;参加中国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登山科学考察时,他在主峰西侧发现并详细考察了中国首例具有跃动行迹的大型山谷冰川——则隆弄冰川;赴西昆仑山进行科学考察时,他率先登上著名的崇测平顶冰川的极顶处(海拔6800米);他还组织和领导了中德西藏联合冰川科学考察。90年代,张文敬作为队长又组织实施了中日日关宣西藏东南部冰川灾害科学考察,并发现和考察了中国第二例具有跃动行迹的超长运动的大型山谷冰川——米堆冰川;带领17名科学探险队员,成功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壮举,并率先进入大峡谷无人区胶地,第一个抵达绒扎大瀑布。此外,张文敬还首次提出了在大峡谷发育有多组瀑布群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提出了“作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支流帕隆藏布大峡谷,就深度而言仅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尼泊尔境内的卡尔根德格大峡谷,应成为世界第三大峡谷”的理论……这一系列的成就都是作为科学家,而这次得奖,却是作为科普作家。

  每一次探险都是“艳遇”

  说起科考,张文敬脸上扬起笑意。1987年,他作为中国代表与日本科学家一道赴南极考察,“我作为研究冰川环境的中国科学家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极研究的观察员到南极考察,日本所有的南极科考站要为我升起中国国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文敬眼中泛起无限的光彩。

  海明威写过:“我为我喜欢的东西大费周章,所以我才能够快乐如斯”,对于张文敬来说,无论是探险还是写作都是愉悦的。作为冰川学家,科学考察常常要到无人区去,很多地方无路可走,有的路也是自己踩出来的。在张文敬看来,在这样无路与有路的反复中,科考成果有了,科普的素材也有了。“这种收获就是一种愉悦。”张文敬说。

  轻描淡写中,其实有着不计其数的危险,甚至有一次在南极考察时,因踩在了冰盖的裂缝上,张文敬差点掉进几千米深的南大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南极长城站刚建成不久,张文敬再次乘坐日本破冰船去往南极,经过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到澳大利亚,再从澳大利亚向西到南非,从南非的开普敦向南极行驶。途中穿过西风带,经历了“魔鬼45°”“疯狂55°”(西风带又称暴风圈、盛行西风带,位于南北半球35~65°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因为那里盛行西风,风大、浪高,航行的船只在山丘一样的浪峰中剧烈起伏,险象环生。航海者谈西风带而色变,故有“咆哮的西风带”“发疯的西风”之称)。用张文敬的话说,“站在科考船第八层上,风浪打过来的时候,举起一只手可以摸到冲天而起的浪花。房间里的东西突然‘哗’的一声,从这一边全部滚向另一边。”“所有的人都晕船晕得吃不下东西,只有我觉得‘这比青藏高原上缺氧好受多了’。跟青藏高原相比,南极、北极考察是一种享受。”张文敬说。

  “当年我们走的川藏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旁边就是悬崖,十几个人坐在大卡车的后座心惊胆战。我们每次去考察都自己带大米和面粉,一遇到下雨天,面粉就成了糊糊。也因为这样,我们人人都是大师傅,我基本上什么菜都会做,蚂蚁上树、回锅肉、水煮肉片,还有馒头、面条、包子、饺子……”张文敬乐呵呵地说。曾经有国外科考专家与其一同参与考察,张文敬介绍“我们要从highway(公路)走”,走在路上,国外科学家吃惊地说,“哪里是highway?除了high(高),根本没way(路)嘛。”回忆起科考,张文敬的脸上全是笑容,记者问他觉不觉得辛苦,他乐呵呵地说,“我觉得科学考察对我来说没有辛苦,全是‘艳遇’。”张文敬说。

  科学家有责任讲科普

  讲起自己的科普创作经历,作为“理工男”的张文敬坦言,自己一直对文学有强烈的爱好。“大学时我看过一本科幻小说叫《古峡迷雾》,那时我就想:‘我能不能也去考察,可不可以也写类似的题材?’。”张文敬说。

  从事科学研究后,张文敬发现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很多人都对冰川有误解,甚至有个很著名的科普作家都认为,冰川就是水冰冻形成的,这简直非常外行。冰川是一门学问,它隶属于地理科学的分支。冰川是由冰冻圈降雪,沉降在高寒地方,经过动力作用形成冰川冰。冰川冰通过运动后形成冰川动力冰,并形成一条长长的冰河流,这就是冰川。”张文敬说。

  在张文敬看来,作为科学家有责任把科研当中、科考当中、科学探险当中的知识,通过科普文学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介绍给大众。“这对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意义。”张文敬说。在他看来,做科研的同时能够进行科普写作、科普创作、科普讲座、科普讲演,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了不起的事情。张文敬说,“科普创作需要你有坚实的文学功底,否则你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干巴巴的。比如说我到雨林里,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为有印度洋的水汽源源不断地从大峡谷的通道输送进来,即使不下雨,也感觉森林里非常潮湿。用科普文学的语言形容可以说‘空气潮湿得可以一把捏出水来’这样就生动很多。”

  我国缺原创科普作品

  对于《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能够获得国家大奖,张文敬认为并非偶然。他所写的《走近冰川世界》前后时间跨越了半个世纪,从70年代他参加第一次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考察到现在;地域跨越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南极北极,几乎涵盖了地球所有的地域;期间,他到南极4次,到北极3次,到青藏高原上百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几十次……“在这些经历里,你一定会碰到各种知识点,会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问题,我有很强的动力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但这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张文敬说。

  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张文敬深知当前中国科普的现状:“我们现在真正写原创科普作品的人并不多。真正写原创作品的,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来的,用自己的心走出来的,用自己的笔写出来的,这才是原创。”他说。

  在张文敬看来,“这次得奖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一种褒奖,也是党和国家对原创科普作品的高度认可。它的意义在于,鼓励更多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笔,把他们研究领域更多的知识点,通过科普文学的方式传授给大家。”

  张文敬说,“希望我们的同行,我们的接班人,年轻的科学研究人员,在科研之余能够花更多的功夫在各自的领域里多宣传、多写科普作品,让青少年能够实实在在地读到更多的原创科普书,让全民认认真真地去关注科普,这样才能够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这条路还任重道远。”

  丰富的人生机遇无限

  去年12月31日,张文敬本应该参加中国探险家协会组织的南极探险,开始他的第五次南极考察,但因为要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他放弃了。好多人说:“你太奢侈了,南极考察居然都可以放弃。”张文敬却认为,丰富的人生会有很多机会,所以有时可以选择放弃。

  人怎么才能达到丰富的人生?“就是用你的脚,用你的心灵去走读世界,走读你科学研究的领域,走读你自己从事的哪怕是非常简单的工作。这次南极考察我可以放弃,因为我还有更多精彩的机会等着我。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在你的研究领域里面、在你的生活里面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投入,自己的人生也就丰富多彩。”张文敬说。

  (本报记者 马静璠 实习生 郭苏南)

    (原载于《四川科技报》2018-01-24 头版头条)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