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通过专家评审
1月4日上午,《“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下称《图集》)评审咨询会在成都顺利召开。会议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组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成都山地所所长文安邦研究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研究员、廖克研究员、陈昱研究员、邓伟研究员、陈曦研究员、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所长文安邦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周万村研究员、武汉大学梁顺林教授、成都理工大学何政伟教授、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副总芦仲进编审等12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会由郭华东院士主持。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科技处副处长鲁旭阳研究员、图集主编李爱农研究员及编纂委员会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 李爱农研究员首先代表编纂委员会就图集的选题背景、项目基础、创作过程做了回顾,并依次从图集设计、图集内容、图集创新和特色、数据说明与致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汇报。图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南亚资源环境主题,组织了53种二级专题、310个三级专题,有序呈现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南亚视图,响应了区域认知和应对潜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关切,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资源环境分析和潜在风险防范提供基础图件与参考数据;并指出面向“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编制这部专题图集,不仅是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践行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学术初心,并由此形成了图集的原创性及实用性,本次会议对图集出版前完善科学内涵和提高编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对图集样书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并对图集的工作程度、内容体系、结构编排、地图设计、数据基础、科学内涵、实用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评议。 与会专家认为,《图集》关注了该地区陆域和海域资源环境要素,率先集成和建立了目前国内在南亚最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集,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制图,在时间、空间、主题上统一协调,克服了域内复杂自然地理条件带来的显著困难。图集内容完备、形式上数(数据库)图(地图)一体化、色彩系统复杂度高,凸显了现代地图集的魅力和信息平台功能,对未来该区域发展贸易和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信息基础,长远来看对国家辅助决策和相关科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图集》克服了境外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基于编纂团队多年的研究基础和“地球大数据工程”专项的成果,在境外资源环境专题制图方面具有开创性;《图集》突出一带一路的时代内涵并聚焦南亚,专题属性涵盖大洲、国家、流域、廊道、节点城市、景点等信息粒度,“点-线-面”结合地展示多层级的主题,图集各部分制作精美且各具特色,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一带一路建设和相关工作的决策、设计方面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专家组还进一步从《图集》的地理规律刻画、资源-环境的细分、图集小语种版本的规划、电子地图集建设、国际交流用途、出版工作、宣传工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及建议,并针对具体地图图件的资源类型划分、国家标准遵循、图名表述规范、国界审订、科学内容表达完整、境外敏感信息回避、数据关联及在线扩展等具体方面提出宝贵的指导。 会议最后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了《图集》评审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中英文双语的图集是国内外首部系统性描述“一带一路”南亚地区资源环境地图精品;图集主题和特色明确、设计新颖、内容丰富,数据详实、科学逻辑严谨,是我国专题地图集中的创新力作,为大数据驱动的研究与制图提供了高水平的范例,可期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建议尽快制印出版,发挥图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图集》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对进一步提升图集科学质量、完善图集功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5日上午,《图集》主编李爱农还召集编纂委员会认真梳理了评审会专家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完善图集编制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报送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审查和出版制印的工作。《图集》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与广大读者正式见面。 评审会现场 专家评议 与会专家合影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