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成都山地所举行第十期学术午间汇活动

时间:2024-12-13   文章编辑:   文本大小:【 |  | 】  【打印

    12月13 日,成都山地所人教处(研究生部)与青促会小组联合举办第十期山地青年午间汇活动。本次活动以“泥石流灾害史重建——树轮地貌法学习和运用”为主题,特别邀请北京林业大学马超教授作分享嘉宾,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交流盛宴。活动由人教处副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姚彩云主持,3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

    马超教授作为成都山地所校友,以学长视角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在研究生阶段,他跟随导师胡凯衡研究员以及所内师生积极参与国际野外科考项目,深入高加索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实践,这些宝贵经历成为他日后确定研究方向的重要启发源泉。马超教授借此鼓励青年学子珍惜在成都山地所的科研学习时光,倡导多交流互动、深入思考探索,从而精准定位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后,马超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其科研思路与成果转化路径。他阐述了如何将科研团队的优势资源与个人研究特长有机结合,巧妙地开拓出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以树轮地貌法重建泥石流史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气候变化史,深入探索科研“无人区”。通过严谨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以详尽的数据支撑和扎实的科研工作,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学术体系与话语权威,赢得了同行与评委的广泛认可。马超教授特别强调“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性,倡导在深入探索科研“无人区”的过程中,及时将成果转化发表,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他还结合自身作为导师与研究生的相处经历,指出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投入,更需要具备清晰的计划、高效的执行力、主动的思考学习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决心。

    青年午间汇活动致力于利用午餐时间,以轻松自由的交流形式,打破传统学术报告的繁冗框架,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氛围。活动旨在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共同成长的平台,促进山地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与科研成果的提质升级,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共享。

    马超教授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在泥石流预测预报、植被与滑坡关系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他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HESS、Landslides、Geomorph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课题等10 余项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屡获殊荣,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优秀设计奖,北京市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以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个人贡献和成果奖等,科技咨询建议在国家灾害防治与政策咨询层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与应用价值。马超教授还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持续为推动行业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