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高分辨率产品研制”项目进展暨2025年工作计划专家咨询会在成都召开
3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李爱农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高分辨率产品研制”在成都召开项目进展暨2025年工作计划专家咨询会。专家组由项目跟踪专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教授,项目跟踪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邓伟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柳钦火研究员,四川大学王根绪教授,成都山地所所长康世昌研究员共同组成。专家咨询会议由王力哲教授主持。 康世昌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成都山地所抢占科技制高点中的典范作用,和在解决山地研究重大科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年是该项目的最后一年,希望专家组对项目的整体进展进行严格把关,助力项目提质增效,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并祝愿项目在综合绩效评估中取得好成绩,并对“十五五”团队合作和项目争取提出了期盼。 项目负责人李爱农研究员简要汇报了项目总体执行和管理情况,四个课题分别从课题背景、过去4年总体进展情况、代表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咨询专家组高度肯定了项目组在山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关键参数山地立体观测实验体系、时空尺度扩展与参考“真值”产品研发、反演模型与算法研究、全球山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围绕对课题最后一年的成果凝练、课题关系梳理、山地研究特色、绩效评价考核指标对标等问题给出了详尽建议。 会议还组织了项目骨干学术交流研讨。来自各参与单位的10位课题骨干代表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场讨论热烈,进一步促进了课题间的交流联系。李爱农研究员强调,项目组要认真梳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落实2025年工作计划,对标课题任务书查漏补缺,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努力在课题绩效综合评价时取得好成绩。 成都山地所科技处副处长刘丽君和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山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高分辨率产品研制”项目由成都山地所牵头,联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实施,于2020年12月正式立项,执行期五年。项目重点关注山地近地面观测的立体性和空间代表性差、时空异质性及其尺度扩展不确定性大、反演模型和算法欠地形改正、以及遥感观测易受云、雪、地形阴影影响时空不连续等难点问题,构建面向山地生态系统的星-空-地基三维立体观测实验技术体系,在我国典型山地生态系统观测站开展联网立体观测,获取涵盖碳/水循环、能量平衡等全球变化关键参数观测数据集,发展山地适用时空尺度扩展和反演模型,生产关键参数高时空分辨率参考“真值”产品,研制覆盖全球山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时序、高时空分辨率、精度可靠的遥感数据集产品。研究成果将有力促进我国对全球山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监测能力,为“碳中和”目标达成、山地全球变化研究和山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山区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数据和监测技术支撑。 康世昌所长致辞 李爱农研究员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课题汇报 专家咨询 项目组学术交流 会议现场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