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岩土与生物措施协同的泥石流治理关键技术”在成都启动
3月30日,由成都山地所陈剑刚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项目“岩土与生物措施协同的泥石流治理关键技术”在四川成都召开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议。 会议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张发旺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国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盛谦研究员、中山大学周翠英教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慕长龙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铁永波正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柏永岩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肖福贵高级会计师组成。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管张正涛和成都山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谭多财出席会议。会议由崔鹏院士、刘国彬研究员和成都山地所科技处处长葛永刚研究员共同主持。 谭多财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讲话,他指出,该项目立足西南山区灾害防治与绿色发展协同的国家战略需求,力争通过多学科交叉揭示水-土-生耦合致灾机制,创新研发生态调控与岩土工程协同的韧性防控技术体系。他表示,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成都山地所将积极配合项目的各项研究需求,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为“平安中国”与“美丽中国”的协同建设贡献力量。 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剑刚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介绍了项目背景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任务分解与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与预期成果以及质量控制与保障条件。成都山地所江耀研究员、三峡大学周明涛教授、南京大学曾志雄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史明昌教授、陈剑刚研究员分别代表各课题就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项目和各课题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项目的研究意义和实施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建议尽快全面推进项目实施。 会后,课题负责人及科研骨干在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剑刚研究员带领下认真梳理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就如何吸纳专家意见展开了专题讨论。陈剑刚研究员要求各课题、子课题要聚焦“岩土与生物措施协同的泥石流治理关键技术”,立足全局、优化配合、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形成可服务于山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家防灾减灾事业提供科技支撑。 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60余人参加了会议。 该项目由成都山地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三峡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 谭多财书记致辞 专家现场质询 与会专家和项目骨干合影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