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构造地质与地震研究前沿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
7月14日,由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构造地质与地震研究前沿学术会议”在成都山地所举行。会议特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Cengiz Zabcı教授、中国台湾“中央大学”陈致同副教授作了三场主题报告,吸引了成都山地所、中国地震局地质所、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师生到会交流。 Zabcı教授以“Neotectonics of the Anatolian Scholle: De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blocks in convergent tectonic settings”为题,系统解析了欧亚-阿拉伯板块汇聚背景下安纳托利亚陆块新生代以来的变形特征。报告结合古地震学、构造地貌学和其他多学科技术(如古地震探槽、小型无人机遥感等),解析了北安纳托利亚和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变形机制,为理解大陆块体在复杂构造环境中的运动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致同副教授作了题为“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tectonics and orography in active mountain building”的报告。他以台湾中央山脉为例,系统阐述了活动造山带中构造、变质、地形隆升之间的时空演变过程。他还结合野外观测、变质变形记录、构造年代学与活动断层研究,阐释了造山运动与自然地理上的山脉形成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动力学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Geology》《Tect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引发与会学者热烈讨论。 下午的会议上,Zabcı教授再次围绕2023年2月6日卡赫拉曼马拉什双震事件作了题为“The 6 February 2023 Kahramanmaraş Earthquakes”的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古地震历史数据与现场调查,深入剖析此次双震成因、断裂特征及灾害影响,揭示了安纳托利亚断裂带滑动速率与地震复发规律,为区域地震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支持。 三场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就大陆构造变形、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链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提问踊跃、气氛热烈。此次学术研讨会为与会学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了实验室在构造地质与地震灾害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合作。 专家简介 Cengiz Zabcı: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涵盖古地震学、构造地貌学及新构造运动,在大陆断裂系统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享有盛誉。 陈致同:中国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专注于造山运动与活动断层研究,在台湾地质演化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 讨论交流 Cengiz Zabcı教授作报告 陈致同副教授作报告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