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科技救援 爱心接力

时间:2014-09-04   文章编辑:   文本大小:【 |  | 】  【打印

  9月初始,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在刚经受过地震的云南鲁甸灾区,孩子们并没有被遗忘。

  “震垮的是房屋,但震不垮我们坚挺的脊梁,再大的伤痛我们也不哭泣,再大的灾难我们也不舍弃。”9月1日,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开学第一天,学校师生和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共同上了“震后第一课”。

  不只在9月1日,不只在龙泉中学、火德红镇中心医院、文屏镇安置点,在灾后救援的第一时间,中科院科技救援人员的身影就辗转于灾区各处。一个月以来,专家和志愿者用科技和爱心将正能量一点一滴地融入这片遭受创伤的土地。

   上好“震后第一课” 

  今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

  震后,灾区群众面对的“第一课”不仅是重建破损的家园,更要修复受创的心灵。

  灾害发生当天,中科院心理所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选派志愿者赶赴灾区开展前期走访和调研工作。李晓景就是其中一员。

  “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灾区伤员中有约40%的人同时遭受了直系或近亲遇难的打击;部分人员出现较重的恐惧、焦虑和紧张心理;此外,有不少中年男性对未能救出更多身边的人而感到自责。”李晓景说。

  儿童天地、心灵茶社、心理援助工作点……心理所全力以赴为受灾群众驱散灾害带来的心理阴影。

  为缓解灾区小朋友在地震后的紧张情绪,8月6日,中科院科技救灾协调指挥部在火德红中学工作点设立首个“儿童天地”,以儿童为中心开展家庭和社区心理援助服务。他们还在安置点开设心灵茶社,提供棋类、手工、书报、亲子活动空间,为成人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

  截至8月27日,心理援助团队的25位成员已开展“儿童天地”活动3024人次,走访、评估安置点受灾群众92人次,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15人次,发放心理援助自助手册1200余册。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服务成为当务之急。8月21日~23日,心理所联合昭通市教育局举办鲁甸“震后第一课”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为地震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101名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提供震后心理辅导培训。

  心理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秘书长吴坎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繁忙的日常心理干预工作,有效发挥科学思想库作用,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始终是心理所的重要职责之一。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心理所组织多方专家,结合该所6年来在历次地震后开展的心理援助工作以及国际灾难发生后心理援助经验和创伤心理学研究成果,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云南鲁甸地震应急阶段心理援助工作的六条建议。

   用科技“浇灭”险情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第一时间联合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抗震救灾专家组,在中科院昆明分院的协调下,赶赴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科技救灾工作。

  “严重的次生灾害是此次地震伤亡人数远超芦山7.0级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组成员、成都山地所研究员胡凯衡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震区地质环境复杂,地形陡峻,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给救灾及灾后重建带来巨大阻力。

  为此,成都山地所采用了无人机、三维快速建模等高技术,快速提供震区灾情的全面分布情况,在次生灾害的调查和排险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面对牛栏江高危堰塞湖险情,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测量的高精度地形数据,积极开展应急处置,为该险情的排除提供了有力支撑。

  “得益于高新技术的应用,虽然次生灾害多次造成交通干线中断,但基本上未造成新的人员伤亡。”胡凯衡回忆说。

  科学家的救灾经历也给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不少启示。“偏远村寨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需要加大空中搜索、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应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尤为明显,救援工作缺乏大运力直升飞机的支持;同时需要研发有效的陆路交通快速保通技术,防止交通出现反复中断。”胡凯衡说。

  为此,他建议政府通过补助的方式,引导群众改造或重建抗震性能较高的自有房,同时开展地震带山地灾害预判与风险分析工作,评估不同情景下地震可能诱发的山地灾害分布和风险。此外,通过产业发展、城镇化政策扶持等措施,逐渐转移或迁移部分人口,改变灾害高风险区人口密集的格局。

  科学救援获赞誉 

  如今,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已成为灾区的“小明星”。

  地震发生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向灾区捐赠了12台全科医生工作站。“在救灾人员和当地医务人员的配合下,全科医生工作站在鲁甸县水磨镇和火德红镇为群众进行了快速体检、疾病筛选。”深圳先进院低成本健康医疗培训员李司此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通过筛查,科研人员发现,灾区群众普遍存在血压高的现象,且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较多。为此,他们在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还协调免费医药资源向灾区集中。

  地震后,干净、安全的饮用水成为稀缺资源,饮水问题成为后续救援工作的一个瓶颈问题。

  “我们的救援队伍到达火德红后,看到他们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是浑浊的。受灾同胞正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发愁。”佛山市雅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8月5日下午,载着25台应急饮水设备的车辆紧急赶往鲁甸灾区。这些应急饮水设备有大中小不同型号,均为雅洁源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等单位联合研发,在缓解灾区民众饮用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此次救援行动也让专家看到了贫困山区饮水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在水磨镇的一个村,我们发现村民居然用房顶收集雨水,再用管子引导到水窖里存起来,就这样常年喝雨水。地震发生后,我们给他们送了两台净水设备,但这仅是应急措施,解决村子用水还须从根本上下手,从长计议。”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成员高峰说。

  地震发生后,昆明分院按照中科院部署,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协调机构,并在第一时间与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应急办联系,协调救灾事宜。昆明分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还紧急动员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赴灾区技术专家紧急调配4辆车辆、两批必需物资送至灾区。

  目前,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已在灾区战斗了十余个昼夜,综合协调了深圳先进院及其医疗协作单位、中科院心理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等单位的20多位技术专家,在心理援助、医疗、次生灾害防治及综合保障等4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救援工作。

  中科院在鲁甸县的科技救灾工作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8月8日,正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视察抗震救灾工作的云南省省长李纪恒,特别对中科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投身鲁甸灾区开展地震科技救援工作表达了谢意。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9-04 第1版 要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