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中科院:用基础研究成果造福雪域高原
拉萨市林周县有个白朗村。从2012年底开始,一批中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到此驻村蹲点。一年后,这里的羊变成了“懒羊”,也变成了肥羊,出栏率显著提高。在专家到来前,这里的绵羊每天吃草要在山坡奔波8—10个小时;专家到来后,帮助村民引种了优质的黑麦草、绿麦草等牧草,绵羊在优质人工草地的放牧时间每天只需3个小时。羊走得少了,节省了体力,增肥很明显。 中科院专家帮助西藏农牧民种草养羊,这听起来有点“小儿科”,但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孟德利却大加赞赏,认为这对西藏农牧民增收意义重大。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也对此予以称赞。 接受重托 2012年6月,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白玛赤林视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时说,西藏12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地质灾害到了什么程度、究竟怎样应对尚不清楚,现在最典型、最头疼的就是樟木口岸的灾害,希望中科院同西藏的相关单位一起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此,白玛赤林当面向白春礼提出建议,邀请中科院的专家推进此项工作。8月16日,在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举行的科技合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和主席白玛赤林再次提出樟木滑坡急需进行全面治理,而且希望中科院能在促进西藏农牧民增收方面做些工作,并为自治区政府提供重大咨询建议。 座谈会次日,白春礼立即率队赶赴樟木口岸考察地质灾害情况;4天后,他又致信自治区主要领导,介绍建设西藏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设想,表示愿全力为西藏自治区提供技术支撑。为此,中科院迅速部署启动了西藏区域创新集群建设,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对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及综合评估、西藏樟木口岸滑坡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等三大任务组织协同攻关。 “最头疼”口岸有了光明前景 樟木口岸是我国与尼泊尔之间唯一有公路相连的陆路通商口岸,年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对尼泊尔贸易的82%,占西藏对尼泊尔贸易的93%,人口密度为西藏之最。 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樟木口岸滑坡灾害分布密集,口岸贸易的发展又使滑坡地质灾害活动明显加剧。建筑物开裂、地面塌陷等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了口岸的正常发展。 在中科院的部署下,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会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所、青藏高原所、对地观测中心和西藏、四川等单位组成项目组,利用长期基础研究的优势,对樟木的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做调研。成都山地灾害所研究员韦方强告诉记者,项目组在樟木口岸区域开展了地质勘测,现场钻探18个点,总钻深1326.55米,完成了39个点位的地形测量,总侧面5.9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勘察规范的要求。之后又利用实验平台反复进行模拟测试,并先后组织了多达12次的专题研讨。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完成了对樟木灾害的科学评估,提出了樟木口岸综合治理方案。方案不但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也经西藏自治区政府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务院。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西藏樟木口岸滑坡防治项目”,计划总投资38.87亿元。 让白玛赤林“最头疼”的樟木口岸灾害区终于有了一个光明的前景。白春礼说,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评估未来百年西藏高原的环境变化 8月9日。拉萨。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孟德利和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姚檀栋院士共同发布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这是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为全面了解西藏环境变化的趋势而邀请中科院调研完成的。 为此报告,中科院组织了目前从事西藏高原一线科学研究的大批国内外专家参与研究。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并对西藏未来环境变化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 这又是中科院利用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成功案例。 中科院对西藏高原环境变化有着长期的研究。 坐落在拉萨市当雄县的纳木错地区拥有冰川、湖泊、湿地、高寒草原/草甸等各种青藏高原特有的环境,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05年6月,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在此建立了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开始了长期、定点和系统的科学观测,为全面认识纳木错地区的自然特征提供基础数据。纳木错站站长邬光剑研究员说,纳木错站通过对大气、冰川、积雪、湖泊、生态等的长期观测,围绕“冰川—湖泊—大气—生态之间相互耦合关系”的总目标,着重研究冰川—湖泊相关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冰/气界面、水/气界面和地/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传输和交换过程;认识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认识大气环境本底和通量的基本特征。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所长朱立平研究员告诉记者,该所先后建立了慕士塔格站、阿里站、藏东南站和珠峰站等,“都是利用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环境优势,监测这一地区的环境变化过程,为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宝贵资料。” 中科院利用对青藏高原的基础研究,结合西藏的实际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环境变化的科学评估与建议,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农牧民增收做示范 车出拉萨市,向西行驶40分钟。这里是贡嗄县岗堆镇的吉纳村。在中科院专家的帮助下,这里成立了一个吉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工程师孙维说,在自愿的原则下,合作社流转集中了全村251户农户的353亩人工草地,开展现代农牧结合适度规模经营示范。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建立了奶牛集中养殖场,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播种机、打捆机、铡草机等农业机械,规模化种植优质人工牧草,并3次选派关键岗位人员赴内地学习培训。 而在林周县的白朗村,中科院专家则开展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示范。地理资源所的武俊喜博士说,这里的草地退化是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带领农户改良退化草地,修建水渠,引种优质牧草,建植优质人工放牧和刈割草地,采用放牧加补饲绵羊养殖技术,一年下来,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 这是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在西藏实施的农牧民增收技术示范项目,也是依托基础研究服务西藏发展。 西藏农牧民增收项目依托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和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开展。拉萨站是地理资源所于1993年4月建立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农业生态试验站,目标是通过对高原生态环境要素的长期监测,研究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高原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高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为开展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2010年,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拉萨站又牵头与多家单位成立了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以研究西藏草业和农区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引进优质牧草,改良退化草地。当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希望中科院为西藏农牧民增收出力时,草业中心承担了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 草业中心主任余成群说,我们是根据西藏当地村庄的资源禀赋特点,引入适宜科技并重组生产要素,通过培育农牧民新型合作经营组织、构建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提升农牧民技能等一系列工作的融合,全方位整村推进,建设西藏农区现代可持续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样板,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并建立增收长效机制。 在西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科院的基础研究有了充分施展的舞台。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