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哪里有滑坡,哪里就有他——记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全才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王超 滑坡是人们时常遭遇的一种坡体灾害,它与崩塌、泥石流以及另类熟知的地震一样,都属危害很大的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大规模的滑坡会掩埋村镇、摧毁工矿、中断交通、堵塞江河、破坏农田和森林,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何有效避免并治理滑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了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全才心中不可割舍的问题。 王全才,滑坡治理专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引进的“创新研究员”,拥有针对重大疑难滑坡及巨型崩塌灾害体娴熟独到的处治技术,不仅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更是山地所以至于国内有名的“立地型”滑坡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王全才讲述了他与滑坡治理的“不能说的秘密”。 宝剑出鞘 1982年,王全才大学毕业,铁道工程专业出身的他被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工作。那时候,国家大力进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问题很多,王全才被安排从事诸如宝天、宝成铁路线运营中的滑坡(高边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研究与现场处治工作。全国铁路四通八达,铁科院的工作使王全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地各类滑坡灾害,积累了处理复杂滑坡的经验,这些都成为了他后来科研工作中的宝贵经历。 让王全才在滑坡治理领域变得真正有影响的,当属由其负责的“二郎山1号滑坡”治理项目。1996年开工的二郎山隧道,位于川藏公路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全长约4176米,开工时是国内最长、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应力最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是川藏线改造的“咽喉”工程。在修建时,隧道的东西引道发生了大量的滑坡、泥石流,情况非常复杂。王全才临危受命,从兰州赶到四川,全面负责二郎山东西引道十几个滑坡、泥石流特别是规模巨大的二郎山1号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工作。 “当时交通部投资的灾害治理工程一般都是几十万或一百多万,但二郎山滑坡的治理却投入了六七千万,应该说是交通部多年来投资最大且专门挂号的灾害治理项目。”王全才说,正是这一特殊工程,才使自己宝剑出鞘,从此有了用武之地。 山地所的科研“尖兵” 2003年,王全才以“创新研究员”的身份被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引进,经过多年的历练,已成为一个成果产出率较高的高产科研人员。 四川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坐落着全国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在九寨沟环线中,汶川——茂县间的岷江左岸就发育着病害顽疾小宗渠滑坡。 王全才跟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那年正值旅游黄金周,成都到九寨沟的黄金旅游线非常忙,大车一辆接着一辆,这时候发现了险情,一个大型古滑坡以28毫米/天的速度快速‘复活’,本已非常陡峻岷江岸坡竟在不长的时间里又下沉一米,平移一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的交通灾难。”回忆起当年的场景,王全才还是忍不住长吸了一口气。 时间紧迫,如果按部就班去做肯定会出大事。又是临危受命,王全才受四川省交通厅的委托,以滑坡专家独有的定力扛起了多少专业设计大单位都不敢承担的责任。“这已不仅是大型滑坡的设计问题,而且还要涉及滑坡应急处治专门技能和滑坡特殊设计的多重问题。”王全才说。 到达现场后,他对巨厚层小宗渠古滑坡采取了不少平时难得用上的技术和方法,如一般20~30米深就已经很难成孔的锚索,硬是被他打了88米深,还有许多其他创新工程,比如桩中桩工程等。由于下面是古河床的卵石,透水性极强,正常的桩在水面以下根本挖不下去。还有更重要的是滑坡处于即将“崩盘”的快速活动中,钻孔打进一段距离就变弯,非常危险。对此王全才就要求周边先打,不张拉,先压浆,通过“辨式”约束,减缓活动性,再从两边张拉到中间,接下来才进行主体工程,及上下两线工程,终于有条不紊地制服了这一脱缰野马式滑坡。 地震灾区显神通 2008年,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地震灾难发生。位于“5·12”震中映秀以北2.8公里的“老虎嘴崩塌体”为岷江上游最大的堰塞湖式的地震次生灾害,规模巨大,性质特殊,因而与唐家山堰塞湖一道成为当时备受全国人关注的两大灾害体。其处治工程思路与一般工程设计更是不同,这一次,又是王全才担起了重任。 在应急抢险完成后,要对“老虎嘴堰塞体”进行处置,这个处置工程就是王全才设计的。同样的,这个设计也有很多创新工程,比如当时提出的“固坡桩”概念。 “由于冲刷严重,所以我们的技术是要固住坡,不让坡恶化,上面的公路通过桩群,都是花岗岩松散体,只能靠机械施工,用交错的抗滑桩,加上配套工程,比如用‘四面体’保护住坡,护住坡面的冲刷使其不继续恶化,使桩就发挥了作用。由于桩的抗弯能力弱,采用该技术护住以后,崩塌体就会维护现状、不再恶化。”王全才说。 这样的创新不胜枚举。比如在设计时,在桩的内侧加装伴桩,可以有效增强桩的抗弯能力。再比如用以应对激流冲刷的“柔性框架石笼技术“,由于激流冲刷作用,传统的铁丝框长期需在水中侵泡,很容易腐锈,而柔性石笼技术用混凝土做框架石笼,可以随意调整大小,在冲刷时也允许变形,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 “尊重自然,对自然保持敬畏是我在治理滑坡灾害时秉承的一贯理念。短期来看,滑坡必须要进行处置,因为交通线、生命线必须要通;但是长远来看,还要让步于河流,恢复河道的自然状况。滑坡治理工程完成历史使命后要很容易拆除,恢复河道正常的通水功能,这才是最大的理念。”王全才最后说。 《中国科学报》 (2015-9-14 第7版 学人)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