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经济日报】西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功能向好 近20年生态格局变化率低于0.15%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许多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有动植物提供了广袤的栖息地,并在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然而,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藏出现了冰川退缩、冻土消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有关情况发布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汪海洲表示,截至2014年底,西藏已新建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6.17万公顷、对590万公顷天然草原实行了围栏保护;建设了“一江两河”等四类防护林体系;建立了芒康滇金丝猴、类乌齐马鹿、雅江河谷黑颈鹤保护区;治理各类沙化土地15.09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4万公顷;推广农村家庭沼气21.1万户,约95万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自治区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高压线,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汪海洲介绍,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相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政绩考核、经济奖惩挂钩,实现全过程监督检查。 据了解,为切实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确定实施3大类10项工程。此次《评估》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编写,《评估》表明,《规划》拟定的主要工程有序推进,部分重点工程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生态效益,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屏障功能总体维持向好。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在会上介绍,近20年来,西藏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管控,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生态系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71万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同时,自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以来,工程区内植被覆盖度比工程区外高9.9%至22.5%,每公顷折合增加干草产量约85.2公斤,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 张亚平指出,西藏的新型清洁能源使用率已达65.6%,减轻了对林草生态系统的破坏,改善了当地生活卫生条件;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增加显著;此外,生态系统水源调节作用与防风固沙作用得到发挥,碳储量增加2.56%,固碳功能稳中有升。 张亚平说,工程实施奠定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构架,后续的工程实施将进一步改善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到2030年将能够基本实现“有效保护、成功治理、稳定向好、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2016年10月27日 《经济日报》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