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矿业报】全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相关专家解读《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
国新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张亚平,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汪海洲,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评估报告首席科学家王小丹等人,对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进行了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西藏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作。 实施10项工程,取得六大成果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有动植物提供了广袤的栖息地,其生态功能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张亚平介绍,为切实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实施三大类10项工程。 张亚平说,目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如何,工程完成的目标和效益怎样,部分高寒区的退化环境是否得到遏制,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保水固碳等功能能否正常发挥,都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此,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组织专业团队,历时3年开展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的建设成效评估工作。工作团队考察了10余个主要工程区,建立了3个生态样带和20多个观测样地,采集了约1300个点的样本,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3期遥感数据,主要采用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工程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模拟实验与遥感监测相结合、工程区内外对比观测、生态模型情景预测等手段,研究了西藏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评估了主要生态工程的实施成效。主要结论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是高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近20年来,西藏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管控,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地面植被覆盖度呈小幅度上升,增加的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6.5%,生态系统结构改善。二是沙化面积减少,工程区风沙治理成效显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之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71万公顷,年均减少1.53万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观测区的统计结果表明,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三是退牧还草促进了草地恢复,提高了农牧民收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工程区内植被覆盖度比工程区外高9.9%~22.5%,平均提高16.9%,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四是农牧区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新型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5.6%,减轻了对林草生态系统的破坏,为农牧民增收节支,改善了当地生活卫生条件。五是天然林与自然生态区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受保护湿地面积430.8万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5.98%。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显著增加。六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综上所述,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开局良好,高原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重点工程区的生态效益开始发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张亚平说,至2030年屏障工程完成之后,将能够基本实现“有效保护、成功治理、稳定向好、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 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汪海洲就《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说,自治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自治区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藏高原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和《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作出安排部署。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高压线,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过程中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二是强力推进。《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加大了对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自治区政府周密安排、强力推进《规划》的实施:成立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下发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三是不断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同时强化了环境执法监督。四是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五是强化项目保障。明确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相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政绩考核、经济奖惩挂钩。出台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管理暂行办法》、《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六是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西藏高原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定向好,水、气、土壤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在良好状态;雅鲁藏布江、纳木错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I类或Ⅱ类水域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拉萨市等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0%以上;全区的森林、草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得到有效保护,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汪海洲认为,《规划》的实施,促进了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规划》的实施,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严格国土空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促进绿色发展。” 继续破难攻坚,推广关键技术 科研工作最终是指导实践、用于实践,对于此次评估在指导实践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张亚平院长认为:“我院在开展本次科学评估工作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解决工程过程当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做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服务和咨询参谋工作。总体概括有以下几点:一是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工作团队结合生态工程实施进展和生态效益计量的需要,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重点野外监测台站10个,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1个,通过联合各行业部门现有的专业生态观测站,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满足生态安全屏障效益监测评估需求的网络体系。同时,工作团队还研发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信息系统,现在已经成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领导小组主要的技术支撑平台,为自治区各部门的工程计划和协调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服务。二是及时总结工程实施经验、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工作团队深入工程区开展大量实地调研,对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总结提炼,编写成咨询报告,向国家和西藏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例如提交的《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环境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影响及适应对策》、《西藏雅江河谷沙化得到控制,生态治理成效仍需持续巩固》等5个咨询建议报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已经在西藏生态建设中得到了采纳和落实。三是评估分析了各类工程技术措施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过程当中的适用性、经济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规划的优化方向,比如根据工程实施成效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工程布局的调整和规模优化,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保障工程实施成效的可持续性,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评估报告首席科学家王小丹提出,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点:难点之一,西藏的自然环境很严酷。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5%,海拔高;气候寒冷,藏北高原一年中低于零摄氏度的月份有9到10个月,开展生态保护恢复难度较大。 难点之二,通过这次评估工作,发现一些关键区域、重点区域的关键技术仍然很缺乏。比如退化草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重点沙化区的治理关键技术、雅江河谷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技术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难点之三,西藏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跟内地的生态工程实施相比,它的难度更大。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王小丹介绍,第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的规划和组织编制是在2006年,批准是在2009年,从《规划》编制到现在已经10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规划》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新的历史使命,做一些修改与完善:一是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体系的构建;二是要加强退化草地沙化、地质灾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体系的建设;三是服务于前面两项体系建设的支撑体系建设,使《规划》目标得到全面的完成和很好的实施。 第二,因为《规划》编制时是按照西藏10年前的标准制定的,如今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有一些工程要做一些适度调整。比如现在西藏跟川藏电网、青藏电网并网,电网工程区已经全覆盖了,一些小水电的工程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实施。还有太阳能和风能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规划完善当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后续工程优化的问题。建议在这次评估之后,对西藏实施得比较好的生态效益关键技术,比如防沙治沙中的林灌草防护模式等,在下一步规划中应进一步优化和推广。 对于大家都关注的西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汪海洲介绍,西藏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极其重要。长期以来,西藏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到目前为止,西藏已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另外还建立了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国家级的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湿地公园10个,地质公园4个。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使125种在西藏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汪海洲举例说:“比如大家都很关注藏羚羊,现在总体上这个群体在逐年增加,已经达到15万只以上。黑颈鹤的数量也有显著提升,在7000只左右。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已经灭绝的西藏马鹿也被重新发现,种群还在不断扩大,达到1000只左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达到700多只,占到全国种群数量的33%。” 科学客观公正,实现评估价值 评估工作,贵在其科学、客观和可靠。对此,张亚平院长表示,在本次评估工作当中,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力求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首先,中国科学院精心组织了研究工作队伍,主要是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的团队完成。牵头单位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的总体技术支撑单位,对该项国家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都十分了解。团队主要成员常年在西藏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熟悉高原情况,具有非常好的相关工作基础。 第二,评估方法科学,适合西藏实际。本次评估主要采用国际通行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同时建立了适合西藏高原特点和生态工程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模拟实验与遥感监测相结合、工程区内外对比观测、生态模型情景预测等手段,研究生态工程实施的成效。这些方法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也适合西藏需要大范围调查和评估的特点。 第三,数据源丰富,确保客观真实。本次评估历时3年,考察了3个样带的生态景观变化,对10个工程区内外的植被情况进行了对比观测,实地调查与监测点位约1300个,采集了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物等样本数据,收集分析了1990年代、2008年、2014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4次遥感数据与地面观测点的标定验证。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保证了评估所用数据的综合性、代表性以及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第四,广泛征求意见,保证结论的可靠。在评估过程当中以及报告基本成型后,工作团队非常重视广泛征求高水平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而且结合评估工作,团队成员近年来在多种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并有专著出版,这也从侧面表明本次评估所用的方法、数据、结论都得到了学术同行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院本次评估工作总体上比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公正的原则,结论是可靠的。”张亚平说。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