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绿色时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开局良好

时间:2016-11-07   文章编辑:王钰   文本大小:【 |  | 】  【打印

  本报讯 记者王钰报道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有关情况。报告显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开局良好,高原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重点工程区的生态效益已经开始发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介绍,近20年来,西藏严格实行国土空间管控,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地面植被覆盖度呈小幅上升,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比例66.5%,生态系统结构改善。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之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71万公顷,年均减少1.53万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观测区的统计结果表明,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受保护湿地面积430.8万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5.98%。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增加显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系统水源调节作用波动中提升,工程实施前后相比增加了2.65%,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稳固保持;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作用开始发挥,主要风沙区沙化强度减弱;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2.56%,固碳功能稳中有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西藏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有动植物提供了广袤的栖息地,其生态功能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为切实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实施三大类10项工程。据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汪海洲介绍,《规划》实施以来,西藏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高压线,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将相当于1/3国土面积的区域确立为各类自然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