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专家解读毕节地质灾害 或为高位崩塌转化为碎屑流

时间:2017-08-30   文章编辑:   文本大小:【 |  | 】  【打印

  8月28日上午11时许,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当天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专家分析称,此次灾害或为高位崩塌转化为碎屑流。

  中科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立君告诉记者,崩塌以竖直运动方向为主,滑坡以水平方向滑动为主,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此次地质灾害具备了崩塌的特征,即发生的坡体较陡,且一开始变形运动即已解体,然后崩落,灾害为高位崩塌转化为碎屑流的可能性大。

  据苏立君介绍,贵州所处的云贵高原,历史上构造运动就比较活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山地丘陵所占比例较大,历史上滑坡灾害就比较多。毕节地区以喀斯特地形和高山丘陵为主,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超过10千米的河流即有近200条。河流长期的下切作用改变了坡体形态,形成了易发生滑坡的地形地貌条件。

  苏立君称,山地表面、坡上覆盖较厚的堆积层是较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而毕节地区的地表堆积物也比较丰富。“如果经过降水浸泡,基岩面有一定坡度的话,在这个地方形成比较大的水压力,就会沿着基覆界面发生破坏。”苏立君表示。通过查看当地天气预报信息,苏立君发现,本月毕节地区降雨量并不大,且发生破坏前两天没有降雨,但本次滑坡是否与降雨有关,还需通过实地考察才能准确判断。

  同时专家也强调,此次发生的崩塌式灾害,预防难度大。

  “这类突然的崩塌,前期的变形一般都较小,所以我们基于变形的手段进行监测的话,一方面预警值不好确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变形值下会发生灾害;另一方面是灾害特别突然,到了一定临界条件突然发生,预警难度比较大。”苏立君解释道。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8-29 第1版 要闻)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