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成都日报】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鹏:奔波三十年 让更多人免受山地灾害

时间:2018-07-09   文章编辑:成都日报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崔鹏(左三)在野外考察

  2008年,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崔鹏带领科考队在北川考察灾后重建,山中突降大雪,道路狭窄,科考队乘坐的越野车一滑就是几十米,稍有不慎就会摔到山下、粉身碎骨。紧急关头,崔鹏把有防滑链的车留给了其他队员,自己坐在了不带防滑链的车里。提起这些,他只是笑着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身为队长,这些都是我的责任。”

  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有29个省区、770多个县面临威胁。怀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1985年夏,崔鹏从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毕业后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泥石流研究之路,并成为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为了收获一方水土的安宁,他戴着一顶安全帽就扎进了灾区,日日夜夜和泥石流打交道,一眨眼已30余年。这30余年来,他也为中国泥石流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研究

  开创泥石流学科的新生长点

  6月23日,虽然是周末,当我们见到崔鹏时,他正在开会。崔鹏太忙了。60多岁的他不是在出差途中奔波,就是在野外考察。趁着会议的间隙,这位清瘦的老人谈起了泥石流。

  他和泥石流“结缘”很早。由于本科时偶然聆听了中科院山地所唐邦兴老师的报告,他对泥石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泥石流这样的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希望能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做一些事情。”他毅然报考了唐老师的研究生,来到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读研,并于1990年成为中国第一位泥石流专业博士。

  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仅提出了准泥石流体概念,确定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形成起动理论,开创了泥石流学科的新生长点,还在国内外开展大量城镇、道路、风景区、大型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和重大应急减灾工作。同时,他在泥石流形成、运动和成灾机理,灾害防治技术,震后次生灾害分布规律与风险防控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初步建立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揭示成灾机理;提出泥石流过程调控的灾害防治原理和方法;发展了山区道路和风景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与技术。

  “看到山坡上的滚石砸下来伤到人,我心里特别难受。”崔鹏说,他们不一定能从废墟救出多少人,但可以对地质地貌条件进行分析,做出预判预警,让更多人避免遭受山地灾害。

  他最近还全身心地扑在了“一带一路”减灾计划上。由他牵头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防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薄弱。但是在互联互通的公路铁路、油气管线、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防灾减灾至关重要。”崔鹏说,目前已经在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开展了减灾研究。

  关于实践

  治理四川20多个地方的泥石流灾害

  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山地灾害现场,而每一次,崔鹏都带队奔赴在第一线。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从舟曲泥石流到宁南泥石流,每一次灾害发生的现场,都留下他或深或浅的足迹、仔细调查的身影。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才两天,崔鹏和他的科研团队就一头扎进地震灾区,进行特大地震后的山地灾害考察。他们提供的第一手考察数据,为震后的应急抢险、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所需要的科学依据。震后很短时间内,依靠实地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崔鹏团队摸清了34处大的堰塞湖的基本情况,对于公众关注度极高的唐家山堰塞湖,他们提出了科学的认识和危险性评估,为应急抢险和科学处置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崔鹏和他的团队又赶赴甘肃,他们的勘测数据及专业意见,为灾害工程防控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意见。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争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崔鹏说,到了现场,首先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利用知识和技术帮助抢险救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希望在现场获得第一手数据,比如通过观察灾害遗迹,反推当时的动力过程和成灾特征,深化对灾害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未来做好灾害预测和风险评估积累数据和案例。“灾害很可能二次成灾,除了当下的应对,最重要的是对灾害的预见。”

  过去,崔鹏随同老师唐邦兴参与治理了四川20多个地方的泥石流灾害,包括茂县、金川、理县、南平、马尔康等地。“由于地形、成因和保护对象等的不同,每个地方的泥石流治理也不同,我们因地制宜,开拓了农田模式、道路模式、城镇模式等多个泥石流治理模式。在治理泥石流的同时,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现在,他带领团队把泥石流防治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针对高地震烈度区的特大泥石流,研发了一系列防治技术,发挥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于教学

  更看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一位崔鹏的学生曾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涉及模型构建,还原山地灾害场景等。在我们年轻人看来,模型‘差不多’就行了,但在导师眼里,‘差不多’就是‘差很多’,模型构建必须做到尽可能的精细化。”

  崔鹏的严谨在山地所是出了名的,对于文章中的每个字句,甚至标点符号,都会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为什么我对学生这么严格?我始终觉得,学生阶段对人生非常重要,要尽可能多学一点知识,不仅仅是发几篇论文就行。只有打好牢固的基础,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崔鹏说。

  “以前泥石流专业确实算冷门学科,报考的人不多。随着社会对灾害防治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加入这个领域。”崔鹏带的学生不多,在挑“苗子”的时候,除了对学生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进行考查,他更看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崔鹏还会对青年科技人员实行总体规划,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兴趣商定科研方向和目标,还为每个课题配备一位资深科学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还能实现知识与研究经验的传承,确保团队的人才建设有效衔接。

  作为一名师者,他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一点,为减灾作出更多贡献。”崔鹏说。

  成都,对你说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溃坝等引发的山区洪水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好的群防群测预警系统,应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进入雨季,就是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多发期,应加强排查、巡查和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减灾专业知识普及,增强风险意识,使科学减灾深入人心。

    (原载于《成都日报》2018年07月05日第六版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