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组织人事报】家国情怀挺起精神脊梁——北戴河休假专家群像素描
有的长期从事载人航天、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有的主持高分卫星、集成电路等科技重大专项,有的参与脱贫攻坚、支援边疆等国家重大战略…… 受邀参加北戴河休假的62位专家,年龄段不同,却拥有共同的精神品质;所处的行业领域不同,却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立足岗位书写报国之志,把奋斗作为人生的底色,用至真至诚的感人事迹为爱国奋斗精神标示了生动的注解。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迎来开通运营12周年。12年间,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2亿人次,成为拉动青藏高原发展的强大引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李金城是这条“高原天路”的总设计师。 2000年8月,李金城率队进行前期勘测,确定青藏铁路的走向。高原气候多变,大风寒冷,极度缺氧。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续不停歇地工作了几个月,李金城晕倒在行进途中,最后被跌跌撞撞抬出无人区,捡回来一条性命。通过他们得来的珍贵数据,青藏铁路放弃了海拔5231米的公路垭口,而改从海拔5072米的无人区垭口翻越唐古拉山,节省投资8亿元。“现在青藏铁路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辛苦也是值了。”李金城说。 一颗心决定一生的情怀。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只因心里那份深沉的大爱。 屈指算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邓铭江已在新疆水利工程一线工作了36年。夏天顶着沙漠地表70多摄氏度的高温,冬天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步一步丈量调水路线。引额济克、引额济乌、西水东引……他主持了一系列重大调水工程,为油城克拉玛依引来了生命之水,为乌鲁木齐及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无怨无悔奉献全部光和热 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灾害与人类发展相伴相随,而相关研究却鲜有人问津。在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这个冷板凳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山地所学术副所长崔鹏一坐就是几十年。 崔鹏是个拼命三郎。每逢假期,别人计划着如何放松休闲,他却谋划着用这些时间去做研究。一年中,只要不出差,晚上,崔鹏的办公室基本都是亮的,他成为几乎每天下班最晚的人。 从事这项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去山地灾害现场。几年前,在调查唐家山堰塞湖的稳定性时,山上的石头接二连三砸下来,幸亏驾驶员反应快,最后石头擦着汽车的保险杠滚过去。这样的险情,在崔鹏的野外经历中,早已司空见惯。 对山地灾害数十年的研究积累,让他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总能挑起重任。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舟曲泥石流到宁南泥石流,崔鹏都参与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科技攻关。“知识分子,发自内心希望为国家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我们国家会更好一些。”崔鹏说。 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写就了专家们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面临着农田风蚀沙化、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的问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将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推广作为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实施3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努力还山川以本色。 农业科研周期长,经费耗费多,成果产出慢,直接效益小,一般至少要经过3年才有初步结果,验证试验和生产示范也需要2-3年,进入推广阶段就要到第五六个年头,甚至更长时间。唯有耐得住寂寞,方有可能看到收获。在这个领域,路战远一干就是30多年。 多年来,他跑遍了全区12个盟市和90%以上的旗县区,足迹遍布广大农村牧区的田间地头。忙起来有时一天就只吃一顿饭。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其科研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把自主创新的重任担起来 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勇于自主创新,敢于夺关闯隘,是科技工作者应有的风骨。 塑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然而,塑料加工产业生产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很突出,开展高分子材料绿色先进加工成型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对提升我国塑料制造装备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和团队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围绕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开展研究,用一辈子做了“三件事”:率先提出将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塑料加工成型的全过程;将原本螺杆剪切流变加工的原理变成偏心转子拉伸流变加工原理;开展拉伸流变塑化加工原理与技术相匹配的一系列制品短流程成型制造技术创新研发…… 这“三件事”,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打破了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来源长期依靠模仿和引进的局面。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没有制信息权的一方,在战场上就是“聋子”和“瞎子”。而预警机就是现代战争的空中信息中枢和指挥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帅府”。21世纪初,按照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国防建设要求,航空工业陕飞承担了空警-200预警机的研制,当时已是技术带头人的欧阳绍修成为该机型的总设计师。 能够承担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着实让包括欧阳绍修在内的所有陕飞人激动不已。但平静之后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瞬即突显:运8飞机作为一个老平台,其技术上的短板和不足,无法完全满足集成预警雷达系统的要求。经过深思熟虑,欧阳绍修决定对运8飞机进行超过80%的大改,完成好空警-200的研制任务。思路一抛出,很多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按照惯例,飞机改动超过30%,就相当于在做一架新机。大改涉及系统多、关键技术复杂,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研制失败,甚至是机毁人亡的惨剧,所有的努力也将付之一炬。 但欧阳绍修迎难而上,他率团队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到三年需要完成的图纸设计、工装设计和制造任务;进行了几十项难度极大的大型试验;只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样机制造……空警-200预警机的研制创造了国内诸多第一次。“责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应该把它承担起来。”欧阳绍修说。(孙忠法)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