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应急管理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增强全民应急意识建言献策
“应急文化建设是促进公众关注灾害、关注安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国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公众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应急技能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我国应急文化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应急管理部自组建以来,高度重视应急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先后组织举办了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选择重要时间点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气象、火险、汛情等各类安全提示。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扎实开展应急管理特色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 在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最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应急知识技能,增强公众应急意识?有关代表委员进行了“把脉问诊”。 用好用活新技术 “目前,社会公众对灾害认知程度低,防灾减灾意识仍然淡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春平分析,一方面,我国城市建筑防灾标准较低,防灾压力大,农村基本不设防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现代防灾减灾工程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构筑了一个安全网,对人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却导致一些基层政府和社会公众过分依赖于这种人为构建的舒适环境,放松了对灾害和事故的警惕。 这一观点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周建军的认同。“就防汛工作而言,近年来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大洪水等严重灾害越来越少,公众对这些灾害的认知水平也因此而降低了。”周建军解释,日本地震灾害多发,所以当地民众对地震非常“熟悉”,防范和应急措施做得比较到位。如果一旦公众对灾害越来越“陌生”,就说明社会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意识变淡薄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郑功成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公众对灾害要适当保持“痛感”,虽然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安全了,但不代表灾害就不会发生了,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硬件方面,我们建设了很多综合性的科普场馆,但里面有关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内容非常少,单独建设专门的科普场馆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在软件方面,中小学现有教材体系中,防灾减灾和安全教育内容不成系统,应急演练常态化、制度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春平说,如今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互联网、大数据、AR、VR、AI等技术怎么用好用活是个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指出,基层宣传教育工作还需改进。为此,他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开展社区居民参与式灾害风险管理,让社区居民由被动教育变主动参与。 把科普重点指向基层 基层是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一线。应急管理部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提出,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推动应急管理科普宣传进教材和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社区居民是灾害的第一响应人,对他们的宣传教育最为关键。而且要抓住两个重要对象: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因为他们都是有组织的群体,在知识技能的传播上有链式传播效应。”郑功成认为,学生学会了防灾减灾知识,就能教给同学、老师、父母,企业员工也可以将这些知识教给工友、孩子、父母,由此扩大了宣教人员的覆盖面,实现了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建议,在灾害发生时,应该借助多平台第一时间发布预警或撤离信息,再配合日常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双向发力,实现全民灾害救助的良好局面,防范灾害的连锁叠加反应,解决灾害损失扩大等问题。此外,加强对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方面宣传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在宣传方式创新方面,郑功成想起一段视频。去年9月8日,云南普洱市墨江县发生5.9级地震。随后,网络上发布的一段监控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名6岁男孩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跳下沙发,直接躲到了冰箱与电视角柜之间的空隙中。直到地震结束,确定安全后,他才逃出了房间。他的避震做法获得广大网友点赞,甚至有人评价“这是教科书式的避险方式”。 “这段视频就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还普及了地震应急逃生的知识技能。”郑功成说,这名小男孩在灾害来临时为何能如此从容、科学避险?因为前几天老师刚给他们讲了地震应急逃生知识。这再次证明,正确的宣传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副队长金锋则举了一个反例。泰国吉普岛游轮倾覆事故中,如果遇难者掌握一些水上自救的知识,上船后把救生衣和安全带穿戴好,后果就不会如此严重。这暴露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安全知识。 把镜头更多对准正面典型 应急文化的形成需要浓厚的应急氛围。除了普及相关知识,还需要通过宣传身边的正面典型,来感染人、教化人。 去年,烈士闫亚隆、李铁为、刘乃夫……都在执行救援任务的过程中壮烈牺牲。作为安徽省首位消防形象大使,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表示:“他们都是最伟大的人,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应该多创作和宣传这些英雄,让大家懂得珍惜平安生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当然,正面典型不仅是救援英雄,还有专业救援人员和为应急管理事业贡献力量的普通人。“我们的镜头应该更多地对准他们,让公众认识他们,走进他们,并且逐渐参与到他们的事业当中。这就能形成强大的应急文化。”韩再芬说。 郑功成告诉记者,去年8月11日上午,北京房山区军红路的某路段发生山体塌方,巨大的山石滚落造成道路双向断路,塌方量约3万立方米。就在大规模山体塌方发生的10分钟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巡视人员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发现有落石现象,随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拦挡行人、车辆通过,才使得这次塌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意识的培养和增强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为之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形成特色的应急文化。”郑功成说。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