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成都日报】解决泥石流灾害预测难题 这项技术保护了超7.4万人生命
开栏语 科技总是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新型靶向干预治疗的基础研究到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上月,我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20个项目(人选)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数量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76.38%。其中,我市3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占一等奖获奖数量的94.11%。这些科技成果在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 即日起,本报推出“探秘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背后”系列报道,探访那些“藏”在科技成果背后的科研团队,挖掘由他们创造的“创新故事”,展现成都科技创新魅力。敬请关注! 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获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成果:该技术连续6年针对四川省及我国重点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成功预测,显著提高了预警可靠度,降低了“空跑率”。在四川省和“一带一路”地区推广应用示范点74处,指导了四川、新疆、西藏和中亚、南亚以及“一带一路”地区的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跨界河流灾害防控,示范工程减沙超过1.39亿立方米,产生减灾效益102亿元,保护了超过7.4万人的生命安全 为第一时间对泥石流灾情进行科学预测、判识与预警,看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科技“武器”如何发挥作用,4月8日记者走进成都山地所,为你探秘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的“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保护超过7.4万人的生命安全 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有29个省区、770多个县面临威胁。成都山地所陈宁生研究员领衔完成的“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解决了泥石流灾害预测的难题。 8日,一大早,当记者见到陈宁生时,他正在给学生上课。陈宁生太忙了。50多岁的他不是在野外考察,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课题、给学生上课。下课后,陈宁生谈起了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泥石流这样的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希望能做一些事情,让更多人免除泥石流灾害。”2002年9月,陈宁生来到成都山地所攻读博士学位。经过17年的研发,他创新了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并不是降水多的地方,泥石流就多。”经过研究,陈宁生发现物源(松散土壤)主导了泥石流形成,并创立了泥石流的物源控制理论;技术上,他创立了分级多指标的泥石流预测、判识与预警技术系统,解决了泥石流灾害预测的难题;工程上,他构建了泥石流高效能工程调控技术体系,实现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高精度勘查、高效率运行、精细化效益评估。 陈宁生介绍,该技术连续6年针对四川省及我国重点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成功预测,显著提高了预警可靠度,降低了“空跑率”。此外,该技术在四川省和“一带一路”地区推广应用示范点74处,指导了四川、新疆、西藏和中亚、南亚以及“一带一路”地区的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跨界河流灾害防控,示范工程减沙超过1.39亿立方米,产生减灾效益102亿元,保护了超过7.4万人的生命安全,取得重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05年,西藏龙巴萨巴和皮达湖,那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陈宁生仍记得,那年皮达湖下的牧民惶恐来报,冰湖要溃了。 生命垂危,时不我待。陈宁生带着助手等人爬上海拔5600米的冰湖口,勘察灾情、设计泄洪方案。那天晚上,高原反应让30多个人在帐篷里一夜无眠。硬挺着几天下来,他们设计出的方案成功泄洪,确保了撤离到山上的牧民可以回家过冬。 2017年,九寨沟地震,普格发生泥石流,陈宁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调查成因和规模。他们的勘测数据及专业意见,为灾害工程防控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意见。 但凡遇到山地灾害,逆着人流冲向现场的,除了救援人员外,最有可能就是这些科学家了。为了采集一手资料和数据,陈宁生始终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汶川地震到九寨沟地震,从天山天池泥石流防治到邛海治理,每一次灾害发生的现场,都留下他或深或浅的足迹、仔细调查的身影。 “为了保持身材,一直爬得动山,我一直不吃肥肉。”他笑着说。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争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陈宁生说,到了现场,首先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利用知识和技术帮助抢险救灾。“更重要的是,希望在现场获得第一手数据,比如通过观察灾害遗迹,反推当时的动力过程和成灾特征,为未来做好灾害预测和风险评估积累案例和数据。” 泥石流治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这是一支与泥石流打交道几十年的科研团队。为泥石流科学预测、判识与预警,他们的科研方向紧紧围绕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陈宁生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得过三次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泥石流治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科研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陈宁生说,他们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主要是决策咨询和工程上的示范应用,提供防灾减灾服务。 “泥石流治理的核心难点是早期预判。”他说,下一步,要进一步研究抓住泥石流的发生规律,进行早期的预测和判识,科学预判泥石流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规模多大。 “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一点,为减灾作出更多贡献。”作为一名师者,陈宁生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他看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学科特点,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本报记者 宋妍妍 摄影 马丁 (原载于《成都日报》2019-04-09第7版)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