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四川日报】两院士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善“大环境” 聚焦新目标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梁现瑞 林凌 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之一。成渝科技创新要如何取得影响力?记者专访了四川代表团中两位院士。 环境改善:既要“大气候”,又要“微生态” 昂贵的设备买回来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消耗品。即使有充裕的测试材料费,但由于没有新的设备费额度,导致已购置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影响了科研效果。 “买葱的钱不能买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打了个比方。这凸显了科研经费管理的一大问题:管得太细太严,加上各种审计问责太多,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基于此,贺泓认为,要把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除了高层重视、体制机制改革外,更要重视“微生态”的改善。 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层面重视制度的完善和配套,制定实施细则,让宏观政策落实落地。部门之间要统筹协调,不能这个部门“踩油门”,那个部门“踩刹车”,要真正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科技工作者放开手脚去创新。 在政府支持路径上,先前,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实力较弱,很难拿出资金去从事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工作,尤其是从原理技术到工艺技术创新转化阶段。基于此,贺泓认为,政府可考虑将财政资金的支持适当延伸到工艺技术阶段,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目标:抓住川藏铁路建设机遇,推动相关创新集群建设 全国影响力来自哪里?四川该如何选择?是广撒网,全面推进,还是有所侧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学术副所长崔鹏认为,四川应有所侧重,应该坚持“新旧”两手抓。“旧”是要发挥并放大四川在电子信息、食品、油气化工等领域科技创新的传统优势;“新”是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汇聚创新人才,形成创新优势。 比如,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明确,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因面临“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四大难题,川藏铁路的修建没有经验可循,必须进行创新探索。而创新攻关涵盖勘探、建设、制造、运维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群创新。 如果完成了这个集群创新,四川不仅汇聚了一大批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拥有了一大批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大批的相关产业。这些人才和成果,是少有的且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 除了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外,崔鹏认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应坚持统筹推进。以防灾减灾来说,成都有很多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各自为政的比较多,可以考虑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记者 梁现瑞 林凌) 原载于《四川日报》2020年5月22日第七版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