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诚邀您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一、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主要从事山地科学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自1966年建所以来,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山地科学”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山地灾害防治、脆弱山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都山地所目前在职职工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7人、博士生导师65人。拥有3个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中心、9个野外观测台站(含3个国家级野外台站)。研究所目前拥有6个博士培养点、8个硕士培养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主办2个学术类期刊,设有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CNICIMOD)秘书处。 二、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现诚邀全球优秀青年学者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申报。研究所将为您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宽广的发展平台以及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三、招聘学科和领域 研究所因发展与科研布局需要,重点围绕“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实验室建设,现面向海内外长期诚聘山地科学领域各方向的高层次人才,重点招聘方向包括:灾害动力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构造地貌学、灾害数值模拟、灾害预警预报、工程防护、水力学、水文动力学、水文气象学、灾害致灾机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AI智能、全球变化、生态学、土壤、森林生态学、土壤生态学、土壤侵蚀、资源环境遥感、数字模型与空间模拟、遥感与大数据管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 四、申请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申报截止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 6.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7.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8.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注: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以上申报条件以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申报指南为准。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随时与我们联系,达成申报意向后有专人“一对一”协助申报人员开展后续工作。 五、支持条件 (1)最高可获得各类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3)可获得各类补贴和安家费100~150万元; (4)四川省可按人才入选实际情况提供配套额外支撑; (5)提供所内周转公寓一套。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王老师 电邮:rencai@imde.ac.cn,wangnan@imde.ac.cn 电话:+86-28-85239614;+86-28-85259762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网址:http://www.imde.ac.cn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