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2016年中科院“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

时间:2016-09-29   文章编辑:张坚   文本大小:【 |  | 】  【打印

  923-27,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16年中国科学院全国精品公益培训项目“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研修班在崔鹏等多位院士专家的学术指导下,吸引并录取了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15个部委有关地灾安全方面的106位高级管理和技术负责人参加。 

  成都山地所副所长文安邦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全才主持开班仪式。 

  文安邦在讲话中阐述了我国地震灾害的严重危害、防灾减灾的重大国家需求和科学服务社会的宗旨,简要介绍了成都山地所深入实施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特色研究所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减灾防灾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都把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减灾防灾技术等列入重点优先支持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和民生安全保障。他还强调, 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水电开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攻克地震及次生灾害减灾防灾的重大科学问题,特别是在变化环境下,应对这一领域的重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要不断地创新防灾减灾的理论和技术,为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修班期间,国土资源部成都地矿所刘宝珺院士、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院士、中铁西北院王恭先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王兰生教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陈正汉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陈洪凯教授、海南大学李光范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赵其华教授、中科院遥感所孟庆岩研究员、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韦方强研究员和成都山地所游勇研究员、王全才研究员、陈宁生研究员、何思明研究员等分别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堰塞湖等灾害机理、监测预警、防治实用技术、新型结构设计、创新思维等作了专题授课。课程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针对性明确,充分体现了满足国家山区建设发展重大需求的课程设计和培训主旨。 

  学习期间,郑颍人院士、王兰生教授、钟祥浩研究员、乔建平研究员以及成都山地所还特意向研修班无偿捐赠专著和期刊杂志共300余本。 

  926日,研修班专门组织学员前往位于汶川地震灾区的桃关沟隧道口柔型钢棚防冲工程、登基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板子沟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和老虎嘴大型崩塌滑坡防治工程现场开展野外教学,并考察了都汶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山地灾害和其它防治工程。 

  学员们对中科院面向社会无偿服务、互为授受、内外兼顾的创新模式和老师无私的传授精神赞叹不已,并迫切渴望研修班能持续开办下去。 

开班仪式现场

专家授课

在登基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现场教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