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亮点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灾害风险认知、脆弱性及行为响应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与平原不同,许多山区聚落面临着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灾害风险的管控除了需关注灾害体本身的规律外,承灾对象的主观认知与适应性选择也是减灾应对的重要因素。然而,相对洪灾、旱灾等广域型灾害而言,少有研究系统性的定量探索山地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的脆弱性冲击、居民对灾害风险的认知和避灾选择,并缺乏其特殊驱动机制的揭示。 针对上述问题,成都山地所彭立副研究员、徐定德博士等组成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98/41771194),973计划课题(2015CB452706)、成都山地所青年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以山地灾害频发,贫困率和返贫率都比较高的西南山区为案例区,通过“类型识别+分层等概率抽样+类型识别+聚落抽样”的方法筛选代表区,采用扎根理论建立了农户能力、认知与行为选择分析框架。在研究框架指导下,结合问卷调研和访谈获取一手调查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结构方程模型(SEM)、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探究山地灾害对居民造成的冲击,居民对灾害风险的认知及具体的行为响应,取得了系列进展。 (1)利用心理测量范式,结合扎根理论和李克特量表,初步建立了中国山地灾害风险认知信息挖掘与表征问卷,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完全适用于中国山地灾害威胁区的环境心理分析。 (2)以农户未来消费方差波动为工具变量揭示了农户贫困脆弱性的表征和灾害冲击动态规律。研究实现了多重风险的贡献率及排序,其中研究区山地灾害的冲击贡献达到了26.7%左右。同时,研究定量揭示了金融资本与外出务工等因素对脆弱性减缓的影响。 (3)研究发现居民灾害风险认知、地方感和能力均是其搬迁、避灾准备等行为决策的重要驱动因素,除了直接效应外,农户能力、地方感还可通过灾害风险认知一些维度的调节,间接影响其行为决策(调节效应)。 综合而言,团队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广大山地灾害威胁区精准扶贫、防灾减灾等政策的实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成果分别发表于Habitat International 、Natural Hazar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等领域国际期刊上。
灾害风险威胁下的生计脆弱性维度分解 山地灾害风险认知交互机制的PLS-SEM建模 部分论文链接如下: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739751630214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069-016-2604-6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242091630633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3753-017-0112-2#citeas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