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亮点
成都山地所在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精细化数值预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报涉及降雨-入渗-汇流-坡面、沟道物源起动-运动演进与成灾等多物理过程耦合、时空关联和学科交叉,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何思明研究员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在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山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精细化数值预报”支持下,该团队刘威博士以汶川地震灾区红椿沟“8.14”泥石流为例,基于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多物理过程的时空耦合,揭示了小流域山洪泥石流成灾全过程机理,分析了不同物理过程的衔接条件,构建了山洪泥石流形成演进物理模型,自主开发了山洪泥石流数值预报平台。利用预报平台获取了泥石流在成灾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实现了泥石流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处流深、流速、重度、堆积形态与危害范围等关键参数的定量评价。 相较于传统的监测预警和工程防治,本研究通过灾前预报迁移减灾关口,变灾后被动救灾为灾前主动减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为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减灾防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灾害领域知名期刊Landslides上。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346-020-01383-w 小流域山洪泥石流数值预报平台 四川映秀镇红椿沟“8.14”泥石流过程模拟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