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亮点
成都山地所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土壤团聚体破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促进土壤质量保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受特殊水动力扰动的影响规律尚未明确。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团队依托中科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开展了长期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在消落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
研究人员综合考虑三峡水库消落带特殊侵蚀外营力环境,采取不同前处理方式模拟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破碎崩解环境,利用动水浸泡法测定不同处理后的土壤团聚体含量、组成分布和稳定性指标,探讨了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破碎分散机制,查明了不同浸泡时间和二维方向上的外营力扰动条件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浸泡和外营力扰动时间的增加,>5 mm的土壤团聚体减少,<0.25 mm的团聚体增加。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沿海拔具有显著空间差异,表现为155m-163m低海拔区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低于166m-172m高海拔区域的团聚体稳定性。采用静水浸泡和动水浸泡不同方式前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且浸泡和外营力扰动的作用时间对团聚体稳定性测定结果有重要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前处理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浸泡叠加二维方向扰动的前处理方式更能体现消落带土壤复杂的侵蚀外营力环境。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075)、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U2040207)和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20YFQ0002)的联合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tena。
静水浸泡和动水浸泡不同方式前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