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张继飞
个人简介: 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山地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
招生专业: 人文地理学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1/7~今,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7/8~2018/7,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访问学者 2014/1~2014/12,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生计研究部,挂职交流 2008/9~2011/6,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博士 2005/9~2008/6,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 2001/9~2005/6,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及科研工作: 近期的研究兴趣包括:1)山区城-乡地域系统韧性制约及提升机制,2)山区城-乡地域系统功能权衡及其空间响应,以及3)山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征与机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ICIMOD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STS项目课题/知识创新项目课题等研究任务9项;参与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STS项目/知识创新项目/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任务10余项;主持或参与委托类研究任务5项。部分课题信息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社会网络视角下岷江上游农村社区灾害韧性全过程评估、动态演化及其防灾减灾响应,2021/1-2024/12,在研,主持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不同类型宜居村镇生态建设成效评估,2018/12~2022/12,在研,主持 (3)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课题,长江上游岸线资源利用及梯级开发生态影响调查,2017/1~2018/12,结题,主持 (4)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一三五”培育项目专题,中尼跨境流域经济地理格局变化及其适应,2017/1~2020/12,在研,主持 (5)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自主部署项目,西藏精准扶贫的多维约束、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2016/1~2017/12,结题,主持 (6)ICIMOD, Himalayan University Consortium Seed Grants Program, The effect of public service on rural livelihood strategy in mountain area of Nepal: Two communities case study, 2015/10~2017/10,结题,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聚落生态位与农户生计视角下岷江上游聚落空间演进与调控,2014/1~2016/12,结题,主持
社会任职、荣誉称号: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枯竭型城市专委会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委会会员;《Cities》、《Ambio》、《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Food Secur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等期刊匿名审稿人;中科院青促会会员。
代表性论文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部分代表性论文如下: [1] Jifei Zhang*, Chunyan Liu*, Fei Chang. A new approach for multifunctional zoning of territorial space: The Panxi Area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in China case study. Sustainability, 2019, 11(8), 2325. [2] 孟宝, 张继飞*, 叶华, 常飞, 蒋应刚.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产卵场功能现状分析及保护启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11): 2771–2784. [3] Jifei Zhang*, Chunyan Liu, Craig Hutton*, Hriday Lal Koirala. Geographical dynamics of poverty in Nepal between 2005 and 2011: Where and how? Sustainability, 2018, 10, 2055. [4] 刘春艳, 张继飞*, 赵宇鸾, 朱昌丽.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估—以攀西地区为例. 城市规划, 2018, 42 (4): 84–93. [5]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敏感性研究. 人民长江, 2018, 49(11): 35–42. [6] 张继飞, 邓伟*, 朱昌丽,赵宇鸾. 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及其动态特征. 山地学报, 2017, 35(3): 257–265. [7] Jifei Zhang, Jian Sun*, Baibing Ma, Wenpeng Du.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PLOS ONE, 2017, 12(7): e0181825. [8]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岷江上游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10): 1687–1699. [9] Jifei Zhang, Wei Deng*. Multiscal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 interprovincial boundary region: Junction area of Tibetan Plateau, Hengduan Mountain, Yungui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 case. Sustainability, 2016, 8, 215. [10] Jifei Zhang, Deng Wei*, Liu Shaoquan. Geographical space development zone classification: An essential guid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untain resource citie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 25(3): 361–374. [11] 张继飞*, 邓伟, 刘邵权. 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 基于东川区的实证. 地理科学, 2013, 33(10): 1206–1215. [12] 张继飞*, 邓伟, 刘邵权. 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305–2315. [13] Zhang JF, Deng W*.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influenc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municipality in Chongqing, China.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 2: 517–526.
联系方式: 通讯方式:610041,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Email: jfzhang@imde.ac.cn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