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 在成都举行
5月22日-29日,受中国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资助,来自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4个南亚国家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政府管理与技术人员齐聚成都,参加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承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英合作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带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的大力支持。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处副处长冯凯、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研究员林月冠和成都山地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罗晓梅、科技与合作处处长吴艳宏出席开班仪式。 在5月23日的开班仪式上,罗晓梅副书记代表成都山地所对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一直以来对山地所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并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为南亚国家培养一支具有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掌握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核心队伍,有力提升我国在南亚地区的科技影响力。冯凯副处长在欢迎辞中指出,四川省和南亚地区都是地震次生灾害频发地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巩固中国-南亚合作平台,加强沟通与交流,共享技术与经验。吴艳宏处长向与会专家、学员简要介绍了成都山地所概况和灾害防治成果,表达了愿与南亚各国开展广泛长期科技合作的良好意愿。 5月24日—25日为培训班集中授课阶段,培训班负责人成都山地所陈宁生研究员、苏立君研究员、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Megh Raj Dhita教授分阶段主持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主题展开,中国科技大学陈晓非院士、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崔鹏院士、英国卡迪夫大学Tristram Hales博士、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林月冠副研究员、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与范宣梅副教授、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冯强副研究员、四川大学顾林生教授、第宝锋副教授、成都山地所苏立君研究员和陈宁生研究员等分别就“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的震害预测”、“一带一路山地灾害风险控制”、“中国地震诱发滑坡风险韧性分析”、“空间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坡监测预警”、“滑坡形成机理和风险控制”、“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与教训”、“地震次生灾害与人类聚落风险及适应性研究”、“滑坡与崩塌防治技术”、“泥石流灾害预测预警理论和实例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了讲授,授课内容引起了学员们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也获得了全体学员高度的赞誉。 5月26-27日,全体学员参加了野外考察,参观了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山地灾害防治工程,了解了监测预警总体设计,观看了监测预警示范演示,对中国西南山区地震次生灾害成灾减灾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 培训班闭幕式上,与会学员展开了激烈讨论,纷纷表示在此次培训与交流活动中受益匪浅,愿意将学习到的成功经验与成熟技术应用到本国的防灾减灾实践中去。 此次培训班旨在通过集中培训,使南亚国家掌握震后山地灾害发育规律和监测预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有力推动我国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技术在南亚地区的应用,支撑我国南亚科技外交。 罗晓梅副书记致辞 冯凯副处长致辞 吴艳宏处长介绍成都山地所情况 崔鹏院士授课 陈晓非院士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与考察研讨 培训现场 合影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