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2017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媒体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时间:2017-06-23   文章编辑:   文本大小:【 |  | 】  【打印

  620日,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科发局、成都分院、成都山地所联合举办的“2017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媒体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熊德、科技促进发展局周建军副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副书记王嘉图、院长助理江晓波博士,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文汇报、中华儿女等13家国家主流媒体记者,成都山地所所长文安邦研究员、副所长崔鹏院士、副所长陈晓清研究员、中科院川藏铁路STS项目负责人游勇研究员及课题骨干,山地所灾害重点实验室、环境重点实验室、数字山地中心、综合办公室、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 

  文安邦所长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代表研究所感谢中科院传播局、科发局和成都分院对山地所科技工作的长期关爱、帮助和支持,对13家新闻媒体朋友们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研究所科研工作构想。山地所立足国家重大工程环境灾害与工程安全的科技需求,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中聚焦两带两路两廊道科技主战场(两带是指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两路是指川藏高速公路和川藏铁路;两廊道是指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立足特色所试点建设和“三重大”目标,把国家重大工程的环境灾害与工程安全防护作为“十三五”重点科技目标,以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交通廊道防灾减灾及生态修复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并不断构建科学—技术—工程—行业(用户)四位一体的科技服务链条。

  成都分院王嘉图副书记在致辞中强调了川藏交通廊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山地所几十年在山地灾害防治、生态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预祝“2017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科院传播局熊德处长介绍了此次记者行选题背景、媒体响应和联络情况,肯定了成都山地所充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强调了科考安全和报道纪律。周建军副研究员指出近年来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我院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和扎根西部的科学奉献精神。 

  崔鹏院士向媒体介绍了一带一路国际减灾计划进展、工程背景、工程廊道灾害危害、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活动特征、风险及其防范以及重大工程减灾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等。陈晓清副所长介绍了研究所基本情况、近年来科研进展,尤其是在山地灾害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游勇研究员介绍了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山地灾害问题以及与中铁二院联合攻关取得的主要进展,并详细介绍了此次记者行考察线路和科考点。 

  在提问环节,与会记者向项目组进一步了解了川藏交通廊道建设的减灾防灾技术难点和已取得的科技成果,从不同角度采访了献身山地灾害事业、服务国家基础建设的中科院科学家风采。 

  座谈会后,媒体记者来到成都山地所,现场观摩了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模拟实验。 

  2017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活动将持续十天,在山地所副所长陈晓清研究员、纪委书记蔡长江、项目负责人游勇研究员等带队下,在中铁二院的大力支持下,20余名媒体记者和项目课题骨干全程参与,将重点考察川藏交通廊道工程中的日地沟泥石流、旺北村滑坡、米堆沟冰湖溃决泥石流、古乡沟冰水泥石流、易贡滑坡堰塞湖灾害链和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大渡河、怒江峡谷、帕隆藏布等典型路段的山地灾害特征、选线方案、减灾防灾对策和防治方案。

  座谈会现场 

文安邦所长主持会议

熊德处长讲话

崔鹏院士作报告

陈晓清副所长作报告

游勇研究员作报告

记者行启动仪式

参观山地灾害模拟实验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